核心提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大气魄、大手笔、高强度、高水平打造“整洁文明、功能完善、出行畅通、环境友好、生态一流”的现代化精品城市。
刚刚结束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天宁区委书记史志军表示,将根据市委“八大重点”的要求,坚持三品联动、塑造精品城区,更高水平建设以品牌经济、品位文化、品质环境为主要内涵的精品城区,确保早于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发展品牌经济,壮大精品城区之基
史志军说,在塑造精品城区中,品牌经济是首要环节和物质基础。“十二五”期间,天宁将瞄准后工业化时期产业发展方向,深入实施三大计划,推动天宁产业格局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建成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先导区和常州市都市科技工业示范区。
一是服务业三年翻番计划,立足中心城区的功能优势和区位优势,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到2013年,服务业营业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达1500亿元,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0%以上。
二是制造业五年超千亿计划,加快产业体系重构,稳步转移传统产业,积极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培育亚玛顿、天晟、上能等一批优势企业,形成一个企业一个园区的格局,到2015年,制造业规模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形成销售超百亿企业2家、50亿以上5家。
三是品牌建设行动计划,坚持向品牌要发展、向科技要发展,努力构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新格局,全面推动区域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型,形成覆盖全面、结构合理、效益显著的品牌经济体系,到2015年形成驰名商标5只、著名商标20只、上市企业10家。
培育品位文化,构筑精品城区之魂
天宁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文化遗存和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天宁将按照“四区三带”的格局,深入推进文化发展“六大”工程,挖掘城市文脉、打造品位文化,并将之作为精品城区建设的关键环节和精神灵魂来狠抓落实。
所谓四区,就是构筑东经120创意文化示范区、青果巷历史文化古街区、劳动路数字文化体验区、天宁风景文化名胜区。
所谓三带,就是古运河历史文化旅游带、“三河三园”创意文化产业带和横塘河江南湿地文化保护带。
在“四区三带”的基础上,深入实施文化设施优化、文化资源共享、文化团队培育、文化素养提升、文化精品创作、文化产业振兴等六大工程,不断提高天宁文化及其产业的集聚度、知名度、美誉度和贡献度,“十二五”期末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5%以上,实现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历史与现代的互动。
打造品质环境,彰显精品城区之魅
城市东进战略的实施,将使天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域中心化和功能中心化。作为连接中心城区和东部新城的核心地带,天宁将在提升中心城区环境品质的同时,通过四个东进,为精品城区建设提供重要保障,为常州城市东进做出积极贡献。
一是规划东进。在雕庄片区规划发展“都市科技园、现代物流园、综合服务区、生态居住区”四大功能区块,做足新老运河“水”文章,融入现代科技新元素,打造“创智半岛、凤凰新城”;在青龙片区,展开对青龙青洋路沿线10平方公里的高起点规划、高强度调整、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大力建设城市综合体、科技产业园、现代物流区、电子商务楼等城市产业平台,集聚人气,拓展商机,扩大东部新城的总体规模。
二是交通东进。开通沪宁高速青洋路道口,同时北延青洋路高架接入高速道口,提升东大门立体交通的通行能力;贯通永宁北路、新堂北路、龙锦路、北塘河路等主次干道,同步完善一批支路,形成快速便捷交通体系。
三是功能东进。按照“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要求,引导中心城区优质教育、医疗、金融、文体等机构的进城布点,引进国内外品牌商务、商业、娱乐、餐饮等业态的入驻,全面提升东部新城的品质和吸引力。
四是保障东进。城市东进过程中,天宁的公共财政将最大化投向民生领域,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创业、养老、安居等问题,真正做到让每一个被征地农民衣食无忧、生活幸福。
同时,天宁区在建设创新强市、大力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等重要方面,也都正在酝酿一系列新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