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王荣顺教授——做学问,一辈子没有终点

来源:常州日报 2012/2/2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量:15

从江南鱼米之乡到北国名城长春,一晃,王荣顺教授已经“在东北师大呆了快60年”,让记者惊讶的是,离开家乡这么久,这位76岁的长者仍能操一口亲切而地道的金坛方言。

现在,王荣顺已经从东北师范大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作为国内知名的量子化学家,王先生仍然忙碌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做官,到点就下。做事做学问,一辈子没有终点。”

目前,除了继续进行应用量子化学和功能材料化学的基础研究,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应用研究上,王荣顺是国内公认的顶级权威。

江南小城到遥远的辽西

“穿过北水关,就算进入县城了。北新桥旁是爿老式茶馆,在店门外搭有歇脚棚,备有‘义茶’,免费供应上桥下桥的乡亲歇担、解渴。西门街头上有座城隍庙,香火很旺……”

离开家乡金坛时,王荣顺还是一位弱冠少年,可几十年来,他依然记得家乡的每条小河、每座桥梁。

1934年9月,王荣顺出生在金坛城西的下西庄。在离村庄不远处的前峙干小学读到四年级时,转学到县城的常胜小学读书,1949年考取金坛县中(即今“华罗庚中学”)。

王荣顺清晰记得自己求学时的一些细节,“金坛县中的学风很好,老师也敬业,待学生就像对自家的孩子一样。同学们一门心思读书,天刚蒙蒙亮就起来捧着书本。我们这些乡下的孩子也不怎么回家,每个月由家里送米进城。”

王家兄弟五个,大哥西南联大毕业后,抗战期间担任过滇缅公路的运输大队长。早已出道的大哥,资助了整个家庭,弟弟妹妹读书的费用都是大哥出的,“记得大哥还在抗战中资助过华罗庚先生。”二哥是***伞兵团副团长,解放战争起义投诚后被安排在当时的辽西省开原县做教师。

1950年,王荣顺随二哥来到辽西开原求学。高中毕业后,王荣顺报考哈军工,本来已经被录取了,因为“复杂的家庭背景”被卡下,转而以高出第二名30多分的成绩被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录取。就从这里开始,王荣顺在东北师范大学一呆就快60年。

师从唐敖庆,让他一辈子受益匪浅

入学第一年,王荣顺就成为化学课代表,次年被选为班长。1957年毕业后,王荣顺作为优秀学生被留校工作。

“那时对青年知识分子,强调‘劳心者必学会劳力’”。还没待走上讲台,青年教师们就被派往郊区公社,修了一年的水库,“那水库就是现在长春的水源地”。之后,又在吉化公司的101染料厂干了一年,“接着就是一年社教”……3年时光就这么从指尖流过,但王荣顺对自己的业务始终不敢丢弃,只要有空就偷偷把教材拿出来温习。

1964年,王荣顺被学校派往吉林大学化学系进修,正式成为我国化学界泰斗唐敖庆的门生。“那个研讨班上,出了六个院士”,能够成为唐敖庆的学生,让王荣顺至今感到幸运不已,唐敖庆的教学风格,让王荣顺受到了“终生受益匪浅的影响”。“巨匠就是巨匠,你不得不服”,王荣顺向我们描述了这样的情景:

1600度近视的唐敖庆教授,站在讲台上一开讲就是三个钟头。“他讲量子化学,公式推导非常复杂,也不拿讲稿,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这位‘量子化学之父’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那么透彻,台下一个个听得十分过瘾。”跟着唐敖庆的两年,王荣顺学到了做人做学问的真谛。

唐敖庆本来就和王荣顺的兄长相熟,对这位同为江南小老乡的学生格外喜爱,常把他领到家中,关心其学习进程。

在唐敖庆这里,王荣顺开始了自己和量子化学的结缘。

化学家,完美转型高校管理专家

1966年2月,结束了在唐敖庆那里的进修,王荣顺回到了东北师大。回校不久,“文革”就开始了。动乱一起,面目全非,东北师大的化学系第一个被砍掉。王荣顺被迫改行,教“自然辩证法”,这是王荣顺的无奈,也是时代的无奈。

“文革”结束后,高等教育才迎来了生机。1985年,王荣顺担任了东北师大教务长,来到了教学管理第一线。

1989年、1990年和1992年,王荣顺三次分别在美国南伊里诺大学化学系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at Bufflo)化学系合作研究。王荣顺终于又可以名正言顺潜心于他的专业领域。

1986年,50出头的他担任了副校长,分管科研和研究生院的工作。1992年,成为东北师大校长,化学家完美转身,成为高校管理专家。

记者在采访一些东北师大的校友时,许多人对王荣顺的主政风格记忆犹新。在东北师大专门为他举行的“执教五十周年暨学术报告会”上,学校党委书记盛连喜称,王荣顺在任校长期间,“深化改革,凝聚人心,使学校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快发展”。

在他的带领下,东北师范大学这所共产党在东北办的第一所大学,顺利迈入了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行列,奠定了学校振兴的重要基础,盛连喜说,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实也正是这样,在第一批次的“211”行列中,东北师大是其中第一所师范类高校,比北师大、华师大还要早。

作为“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委员,王荣顺教授已经成为国内高校评议毋庸置疑的权威。述说起高校评议往事,王荣顺教授最自豪的,是他总是在各种场合“力保师范”,他动情地说:“国家兴盛,离不开教育,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培养啊。”

现在,全东北的每个角落,都活跃着东北师大的优秀学子。记者在东北采访期间,有人开玩笑说,“放眼东北全境,没有哪个县的领导班子里没有东北师大的学生。”

卸任后,成“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权威

从领导岗位退下后,被授予学校荣誉教授的王荣顺,开始潜心研究锂电子电池材料,这一干就是多年。

“从燃油汽车到电动汽车,是汽车领域的一场革命。你们从事的项目非常有发展前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东北考察期间,在王荣顺教授的实验室里,对王教授在动力电池材料研制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王荣顺指着一本辞海书大小的180安时动力电池介绍说,“我们的电池材料性能研究水平可以说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动力电池材料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实验证明,给电动小轿车装上60块电池,一次能跑200到300公里。动力电池可以反复充电2000次以上,能让一辆大巴车在有限寿命内跑出60万公里距离。”

王荣顺教授关于动力汽车的电池标准化问题的思考,显然得到了刘延东的共鸣。她说:“电动汽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希望你们继续努力!”

其实早在2002年,具有体积小、能耗低、寿命长特点的锂离子电池就已经开始应用于人们的生活,手机、笔记本电脑都是靠它来“驱动”,但将锂离子电池应用于汽车动力源的研究,始于王荣顺教授的独到眼光。王教授把这一研究灵感交给了当时还是硕士研究生的谢海明。很快,以王荣顺教授为负责人、学生为主体的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研制课题组形成。

导电性是研制工作成败的关键。磷酸亚铁锂本身的电子电导率低,传统的导电材料无法和磷酸亚铁锂一起被做成复合材料,替代实验做了几百次,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多年来,王荣顺教授一直致力于导电材料的研究。既然传统的导电材料都无法满足这种新型电池原料的需要,那么自己研发的最新成果、被称为“尼龙绳”的聚丙苯能不能符合要求?

在王荣顺建议下,课题组开始将“尼龙绳”作为导电材料进行尝试。没想到,磷酸亚铁锂和“尼龙绳”一结合,导电指数一下子提高了十几个数量级,同时将低温性能和振实密度提高了30%。2007年,第一批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终于在辽源诞生,并装配出了两台电动自行车。普通的电动自行车充一次电可以跑40公里,而使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则可以跑80公里。

退下来的王荣顺反而更忙碌了。爱人瞿伦玉教授也是东北师大化学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两个孩子也很争气,一个清华毕业、一个北大毕业。现在,王教授除了闲暇陪老伴去胜利公园散散步,最大的乐趣就是去自己的实验室,“和学生们一起体验研究的喜悦”。

人物简介

王荣顺,1934年出生于江苏金坛金城镇,先后就读于金坛常胜小学、金坛县中(今华罗庚中学)。1953年8月到1957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学习。 1957年8月留校,历任教务长、化学系教授、副校长、校长。1998年12月至今,任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化学会理事;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吉林省化学会理事长;吉林省专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