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之一:泰州是怎样做大做强医药城的? 我市党政企代表团赴苏州、无锡、镇江、泰州学习考察

来源:常州日报 2012/2/6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量:16

“到十二五期末,中国医药城要实现1000亿元销售,成为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2月2日,泰州市委书记张雷表示。他的身后,中国医药城建设正如火如荼。

短短5年多时间,中国医药城从一片田野成长为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为完善的生物医药聚集区。

在这里,已拥有亚洲最大的干细胞库、亚州最大的磁共振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国际一流的高端疫苗产业基地、世界第一块禽流感诊断生物芯片;

在这里,50多家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发机构先后进驻,400多家企业正式落户,400多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医药创新成果落地申报;

在这里,泰州人正在迅速把“中国医药城就是泰州,泰州就是中国医药城”从口号变成现实。

“中国第一,世界有名”。当中国医药城逐渐成为泰州的代名词时,生物医药也无可争议地成为了这个三线城市最闪亮的产业名片。

认准目标,不怕板凳十年冷

2005年2月,针对泰州医药产业基础扎实的特点,省委省政府提出命题:在泰州打造中国医药城,优化江苏产业布局。2006年11月,中国医药城启动建设。

然而,质疑也随之而来:“三线城市能否做世界最前沿的生物医药产业?”泰州市委市政府认准目标,坚定不移地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泰州可以被动地接受苏南产业转移,但我们更希望拥有自己的特色,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

“既然做了生物医药,我们就不怕板凳十年冷。”泰州市委常委、医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何榕语气坚定,“创业就是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经受得住质疑甚至讽刺。”

凭着这样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中国医药城茁壮成长,2009年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2010年正式由部省共建,大公司也加速集聚,仅去年一年,就有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等5家世界医药巨头落户。医药城已先后培育出15个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国际市场空白的重大产品,更多地拥有了产业话语权。

打破常规,宁让租金不让地价

生物医药行业特殊,最大特点是专利的高度依赖性和垄断性。中国医药城用特别之道建特别园区,变“产学研”为“研学产”,以高端人才、高端研发为龙头,在创新成果转化中实现产业化,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

与传统开发区“低价出让土地”的模式不同,泰州政府提出“宁让租金不让地价”,探索出一条“手中握资产、眼中盯资本、服务专业化”的运作机制。他们出资搭建了新药创制、动物实验、新药检测、新药中试、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分析、小分子大分子药物研发等一系列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委托国际专业团队运营管理。除此之外,医药城还重点构建了投融资、社会化服务等平台,建立了政策咨询、知识产权保护、药品报批等完善的服务体系。“我们先后建了16个平台,过程虽然艰辛,但现在已经尝到甜头,不仅大公司纷纷伸出橄榄枝,国内外资本也竞相投资医药城。”

完善的产业发展环境,终于让中国医药城从全国100多家医药园区中脱颖而出。

产城一体,倒逼城市功能升级

“中国医药城,一开始就是一个‘城’的概念,并非简单的工业集聚区。”何榕介绍,中国医药城的价值不仅在于孵化一个新兴产业集群,更在于走出了一条“产城一体、产城共荣”的城市转型路径。

产业因城市而集聚,城市因产业而提升。泰州建市较晚,原来的城市功能很不完善。近年来,一大批高端人才聚集泰州,“倒逼”城市功能升级。目前,医药城科研开发区已具规模,生产制造区正加速推进,会展交易区投入使用,康健医疗区正式启动,教育教学区已经招生开学,综合配套区功能日趋完善。由此,带动了泰州整个城市空间形态大幅优化,正在由苏中小城,向区域性中心城市大步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