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学雷锋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来源:常州晚报 2012/3/6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量:13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五十周年。最近几天,我市各区团委、文明办,以及志愿者总会、交通运输局、城乡建设局、卫生局等,组织开展了十几项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重点活动。

国学经典走进校园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在400多名小学生诵读《弟子规》的琅琅读书声中,“学雷锋 展青春 建新功”——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走进了天宁区雕庄中心小学,来自常州左岸公益联盟的志愿者们,给学校的孩子们送去了1500余册《弟子规》经典读物。左岸公益联盟弘扬国学宣讲团的李雄老师给新市民子女上了一堂“做有道德的常州人”的主题演讲课,从“孝、礼、谨、信”四个方面,教他们做个懂事听话的乖孩子。

近期,左岸公益还将组织江技师、建东学院志愿者分队带领雕庄小学的孩子们在课余时间走进大学校园、博物馆、规划馆和公园等处,感受城市的美好变化。

为空巢老人义务送餐

“今天吃什么啊?”“又烧嗲好菜啦?”3月2日,西林街道“关爱空巢老人送餐队”的志愿者们和往常一样,先去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领过老年餐,再送到最远的朱夏墅村,11点不到,村里的11位空巢老人们都已经聚在活动中心,笑眯眯地等着他们了。

为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义务送餐,这是西林街道从去年5月就开始的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目前街道7个村委共有上百名独居老人接受义务送餐服务,志愿者队伍也从七八个人扩大到了二三十人。

“有时候我们送得稍微晚一点,一位80多岁的奶奶还会到村口去等,就像小时候奶奶在村口等着我们放学回家一样。”在街道工作的“80后”唐颖也是街道送餐服务志愿者之一,“雷锋精神应该时刻在身边,能让老人们心里觉得温暖,我们也高兴。”

此外,常州市民防志愿者服务基地举行了揭牌暨“与爱童行”·关爱新市民子女手拉手活动;溧阳市举行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志愿有我,文明溧阳”志愿服务活动;市城乡建设局举行了“学习雷锋好榜样,温暖关爱进工地”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为建筑民工送去维权、健康等服务。 

每年3月,“学雷锋”活动总会掀起热潮。但对不少人来说,“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早已成为一种长年累月的习惯,他们扶贫助困、无偿献血、照顾邻里的举动都长年坚持,不会停止。

临时“插队”的义工,大别山常州“爱心往返”

2007年,因为自己一个帖子,热心市民“一呼百应”捐骨髓的爱心壮举让当时还只是义工联盟“盟主”的孔源在朋友的启发下创办了今天的“常州市义工联合总会”,从最初的50多人,发展到今天已有注册义工2万多人。

孙先生和儿子冬冬是义工联的新面孔。去年暑假,他和朋友从网上了解到市义工联正组织到大别山开展助学活动,准备带孩子一起参加,谁想大部队已经出发,孙先生就和朋友带着两家的孩子,自己开车临时“插队”。

在大别山,孙先生和朋友结对的一户人家有三个孩子,“大女儿12岁,还有一对龙凤胎,才两岁多。”一周的时间里,龙凤胎中的小男孩咳嗽一直不见好,想到山区里医疗条件差,朋友便建议把孩子带回常州看病。结果,去的时候是4个人,回来的时候变成了7个人,孩子的妈妈、姐姐也一起来了。

到了常州一检查,是肺炎。孩子住院一周多,孙先生和朋友两家每餐给他们送饭,冬冬还带着玩具到病房里陪小弟弟逗乐子。朋友家里正好有长辈去世,家里医院两头忙。等到孩子恢复健康,两家人才把他们送上了回程的火车。

如今,孙先生和朋友还常打电话去大别山问候。孙先生说,今年夏天,他们还准备回去“探亲”。

他17年无偿献血38次,以另一种方式履行着救死扶伤的职责

对大多数人来说,献血可能只是一两次的特殊经历,但对47岁的韩正平来说,却早已成了一种习惯。

韩正平是市中医院机修班班长,工作中并不直接面对病人的他,以另一种方式履行着救死扶伤的职责。从1994年到现在,他已累计献血38次,其中献全血11次、献成分血17次,相当于献全血16400毫升。2002年,在常州市红十字会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中,他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和眼角膜捐献志愿者。

在医院工作,耳闻目睹,韩正平比一般人更明白“救命血”在治疗和抢救中有多重要。他对第一次的献血经历记忆犹新:1994年的一个休息日,他来到中心血站要求无偿献血,医生看他的眼神却都很怪异。原来,当时虽已提倡无偿献血,但一般都是由单位组织献血,主动无偿献血的个人凤毛麟角。韩正平记得,那一次捐了200毫升血,心里还真有点儿紧张。

几次献血之后,他便索性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市中心血站,只要血库有需要就可随时联系他。2000年,韩正平荣立三等功,2004-2005年荣获全国献血银奖。

“我不能到一线去抢救病人,但我有个健康的身体,也可以为病人做得更多一点。”每每有人问起,为什么坚持十几年无偿献血,他总是这样回答。

上任不久的新楼长,已被居民当成了家人

去年10月,天宁区茶山街道工人新村二社区楼长“换届”,65岁的蒋林兴从80岁的赵海荣手中接过了已记录了10年的“楼道居民情况记录簿”。赵海荣说:“老蒋,我考察你好久了,重任就交给你啦!”

老楼长的眼光准得很。蒋林兴的热心肠,在居民当中一向有口皆碑。当上楼长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去聊天,听听大家的想法和需要。给老人家整修房屋,修理自来水龙头,修理门铃,他都是招呼一声就到。楼内一位小伙子,父母都不在了,生活很贫困,蒋林兴照顾备至,让他安心完成学业。最近,小伙子被单位派去泰兴工作,临走前把房子委托给蒋林兴照看。“他像我的家人一样,什么事托给他都放心。”

老小区的自来水管、落水管和龙头磨损多了,总会漏水、破裂,邻里之间从前常常为此口角。蒋林兴得知后一言不发,先自己跑去现场,动手把能修的都修了,修不了的就想法子请专业人员来处理。涉及到楼上楼下共同维修的,他又费心费力做沟通工作。

前段时间,楼道停车库屋顶被大风吹出一大口子,水泥瓦摇摇欲坠,危险得很。蒋林兴上上下下跑遍了楼道所有住户,发动大家集资改造车库顶棚,最终成功筹得了3800元维修费,将屋顶全部更换成彩钢瓦。就在屋顶换新的当天晚上,暴雨袭来。居民们说,现在只要一发现类似问题,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蒋林兴。有他在,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什么矛盾都能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