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科院院士地质学家孙枢:从地质大国走向地质强国

来源:常州日报 2012/2/9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量:15

从小城金坛出发

走进孙枢在北京的办公室,老人指指满屋的中外书刊和挂图说:“这些都是同地球有关的书,你一旦接触了它们就会觉得很有趣,这些同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密切相关。”短短数言立即使记者感到他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

孙枢出生于金坛,4岁多时,日本侵略军占领了金坛县城,局势很乱,一家逃往乡下,较多时间住在乡下老家指前镇东浦村。“乡下读书时,要走好几里路,由姐姐带着我去上学,学校往往不分年级,大伙儿混在一个班里听课。小学毕业后考入金坛县立初中(现华罗庚中学前身),1947年秋起在南京青年会中学读高中,1949年初考入无锡县立中学(后改称无锡市中)高二插班生,1950年7月从那里毕业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

金坛华罗庚中学校庆70周年时,孙枢回到了家乡,等到母校80周年校庆时,他再次回到金坛。“家乡的变化实在太快了,明年是母校建校90周年,我还会回去。这些年来,母校的师生们为我寄来《华中通讯》,让我及时了解华中的办学发展,颇感欣慰。而常州怀德苑小学的同学们每年都写信给我表示问候,我给这些孩子们回信,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用自己的特长报效国家。”

地质科研孜孜不倦

在普通人眼里搞地质是一件很苦的差事。对此,孙枢笑道:“深山老林里也有老百姓生存着,他们很纯朴。虽然做地质工作饱一顿、饥一顿也许是常事,但只要你热爱就不觉得苦,在那种环境里自有其纯净与快乐。”

对自然界的实地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是地质研究工作的起点。孙枢对野外工作更是格外重视,例如黑龙江东部区域综合考察和华北断块南部的富铁矿工作,先后分别历时4年和3年,每年野外工作不下4-5个月,累计步行数千公里。

孙枢走上工作岗位后就积极投入国家科研项目研究。

解放初期,国家两大关注点一是粮食,二是钢铁。炼钢除了铁矿石外,还需要一系列冶金辅助原料,这样才能获得优质钢和特种钢,锰就是发展钢铁工业的重要金属。解放前我国没有一座已探得储量的锰矿矿山,1950年开始的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急需解决锰矿资源,中央地质部把锰矿的科研任务交给了当时位于南京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侯德封教授和沉积研究室主任叶连俊教授亲自领导此项研究计划。

1953年11月,侯德封所长、叶连俊主任率领孙枢等一行5人前往湖南广西江西进行锰矿地质研究。“湘潭锰矿山的矿长告诉我们,目前开采的就是这种氧化锰矿石,几十年来快采完了,矿上已开始做闭坑的准备,要将矿山职工往外转移。”

当地锰矿的围岩是黑色页岩,由于风化程度的不同,再加上上覆的红土层,露采坑坑壁简直就是一幅水彩画,顶部红色,往下是灰白色,再往下是淡淡的灰紫色,靠近坑底是黑色。“侯所长擅长画国画,在笔记本上用国画形式画了一些素描。见我看得出神,冷不丁向我发问,你说说这是什么现象?我思索一下便答,红土是后来形成的,那些灰白色和淡灰紫色的岩石是黑色页岩褪色的结果,退色有两种可能,一是岩体的热液作用引起褪色,一是风化的结果,周围没有见到岩体,因此热液褪色的可能性不大,剩下的就是风化作用了。叶先生听罢向侯所长说,他倒挺有思路的呢。”孙枢说。

听到表扬的孙枢多了分自信,随后一次交流中他把硬锰矿层伸进“灰岩”的弯弯曲曲的形态勾画出来,大着胆子对两位前辈说,会不会是下面的“灰岩”风化成硬锰矿呢?两位先生关照孙枢要有更多的观察。实际上,侯所长和叶先生通过考察已经开始形成风化带以下可能是原生碳酸锰矿的认识,但还在进一步地观察和验证,并提出把“灰岩”取样做分析。当地的矿长听出点意思,捡起一个破簸箕,装了一块足有六七千克的大石块,大声地说:“我来扛回去化验。”次日一大早,矿长兴冲冲地推门进来,手里摇晃着一张纸说道:“结果出来了,含锰20%。”碳酸锰矿被证实了,侯所长和叶先生继续率领大家全面考察和分析了矿山地质条件,作出深部的碳酸锰矿可以达到相当大规模科学的判断,当即书面报告地质部,建议尽快部署地质勘探工作。到1955年年中,矿床规模已基本掌握,《人民日报》报道了我国中南地区发现大型碳酸锰矿床,解决了当时发展钢铁工业的急需。

1975年下半年,原地质部、原冶金工业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展富铁矿会战,中国科学院1975年任命孙枢担任由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和地球化学所以及北京大学地质系组成的冀东队队长,后又调任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地球物理所以及西北大学地质系组成的许昌队队长,历时3年对风化淋滤型矿床找矿前景作出了科学评价并为全国会战领导小组的总结报告所采纳。“这项结论对后来国家的工作部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常人通称孙枢为地质学家,但孙枢的许多工作都属于沉积学的范畴,因此业内常称他为沉积学家。上个世纪80年代,孙枢感到有发展沉积大地构造的迫切需要。1984年,他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学术访问期间,同国际著名学者许靖华教授(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专门讨论了板块构造合作研究和培养年轻地质学家的计划。此项计划持续了14年,1998年合作出版《1:4000000中国大地构造相图》宣告计划的圆满结束。近年来,孙枢正继续致力于沉积学的有关研究,并努力推动活动论古地理、CO2地质埋存研究、中亚造山带等。

做好科研管理与学术战略研究

孙枢是我国最早出席“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的科学家。1980年10月13—24日,孙枢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张坤诚研究员一起受国家海洋局委托,首次以国家观察员身份出席了在新西兰昆斯顿召开的第16届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会议,这也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参加国际南极科学大会。会后,向国家提交了“关于第16届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会议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出了我国尽快开展南极科学考察的建议。1981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海洋学会年会”上,孙枢作了题为“南极洲的地质概况与矿产资源问题研究的学术报告”。之后,他作为专家组主要成员参与了“中国南极考察科学研究‘八五’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南极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作用研究”、“中国极地考察‘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等重大国家极地科学研究项目的立项审定和成果验收工作。

1978-1991年期间,孙枢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和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谈到在领导管理岗位上的感受,他说,当时首先想到的是要服务于科技界,不要辜负党、领导、科学家和职工的信任。在开放方面,看到“地球科学革命”之后我们同国际的差距,就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交流;而在改革方面,主要着眼于调动和发挥老、中、青科学家的积极性,组织力量承担国家重大任务,贯彻中国科学院领导提出的办院方针。在地质所担任副所长、所长期间,在原有的良好基础上,自己着力推动了第四纪地质和板块构造、岩石圈演化研究。

1991年,孙枢由国务院任命担任国家基金委员会副主任,1992-2005年,由院士们选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和主任,此后,他的工作重点之一是转向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如何保证我国的基础研究尤其是地球科学健康快速的发展”,经常关注国际前沿领域的发展动态。重要的有“全球变化研究”、“我国大洋钻探计划问题”、“十五我国基础科学学科发展战略”、 “我国新一轮石油天然气资源评价”等。孙枢表示,这些工作都是一些团队合作的结果,其研究得出的结论和建议都在国家安排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物介绍

孙枢,1933年7月23日生,金坛人。1953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曾任中科院原地质所副所长和所长,现任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7-1991年任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1991-1999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8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国际岩石圈计划执行局委员。曾任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1986年和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次,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2名),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