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社会发展

来源:常州日报 2012/5/29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量:15

类 别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2015年目标值 2010年实现值  权重 社会发展   24    人均拥有公共  文化体育设施面积  平方米    2.8    2.4   2

指标解释

“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是指按照本地区常住人口计算的每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体育设施的面积。

计算公式为: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公共体育设施面积)/年末常住人口。

分析解读

该项指标反映公共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水平,2010年,我市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为2.4平方米,确定2015年目标值为2.8平方米以上,与省目标值一致。

近年来,我市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00亿元,在中心城区先后新建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常州大剧院、常州博物馆等标志性文化体育设施,开工建设常州报业大厦、现代传媒中心等标志性文化工程,基本形成了“15分钟”都市公共文化圈。同时,逐步形成了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即市和辖市(区)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建有达标文化站,村(社区)建有达标文化室。全市38个乡镇文化站和746个行政村文化室全部达到或超过省标。据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我市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了0.145平方米,已经达到了我省基本现代化目标值。

公共体育设施方面,我市老小区、新建小区配套体育设施建设达标率为100%,建设体育主题公园13个。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向社会开放,具备开放条件的47所中小学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同时,大力实施农村体育设施“千村工程”。37个乡镇、20个街道的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全部完成,形成了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群众体育设施的“全覆盖”。2011年,我市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到2.26平方米。

实现路径

今后几年,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特别是加大区级图书馆和街道文化站的建设力度,同时,加快推进报业大厦、新图书馆、科技馆等一批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文化设施的布局密度和质量,力争2015年全市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0.2平方米。

我市是江苏省首批体育强市,去年被确立为全省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试点城市。据市体育局负责人介绍,未来几年,我市将完成市清潭体育中心改造提升工程,增建1-2个体育主题公园,新建、改建、扩建居民小区和城市公园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街道、乡镇健身中心,社区、行政村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加强体育设施管理,确保其建设好、使用好、维护好。力争到2015年全市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辐射效果明显的现代化体育设施体系。

实现这一指标后,对常州、对百姓意味着什么?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是人民群众开展文体活动、享受文体服务的基本阵地,是体现一个地区生活水准、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这一指标实现后,意味着我市文化惠民、体育惠民工程进一步落到实处,老百姓参与文化体育活动的阵地和舞台更多了,也更方便了。文化娱乐、体育健身逐步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习惯和方式。人们可以藉此陶冶情操,锻炼身体,放松心情,舒缓压力,让生活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