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收储社会房源新政出台 我市已有2千套房源登记

来源:常州晚报 2012/5/30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量:14

把空置的房子租给政府,政府再提供给公租房、廉租房家庭居住——近日,记者在几个房源收储点走访下来发现,新政出台近一个月,老百姓的参与热情十分踊跃。

就像昨天上午10点,刚在勤业收储点登记房源的一位市民所说的那样:“其实我家房源信息挂在网上,关注的人也不少,但租给政府房租收益稳定,又不需要费太多心,何乐而不为呢。”

租金收益稳定,不需要太费心,市民很乐意把房子租给政府

前两天,5、6月份的1000元房租已打到银行卡上,73岁的老人朱焕炳逢人就要夸赞:“没想到,房管部门的‘手脚’还蛮快的嘛。”

对于政府面向社会收储房源给保障家庭居住的举措,朱焕炳和老伴从报纸上看到后就相当赞同,两口子一合计就赶紧到家附近的怀德收储点进行了登记,待工作人员上门勘查、拍照之后,5月16日就已正式签订合同,租期3年,月租金500元。

朱焕炳的房子是位于宣家弄三楼,面积近50平方米、简装、厨卫齐全的一室一厅。“买了7、8年,自己没住过,一段时间出租一段时间空在那,租金也就收个400元。但租住的人素质不高,有时会影响周围邻居,而且一会水管漏了、一会电不好,我年纪大了也不高兴一趟趟来回跑,还是租给政府省心点。”

在勤业收储点,记者碰到了家住附近的杨与洁。提起收储房源的事,杨阿姨也是一肚皮感激:“自从买了新房去年搬家后,勤业新村的二室一厅就一直空在那,我最近本来也有出租打算,正巧听说可以租给政府的好事情,一咨询下来果真挺方便的。”

“喏,不止我家,我对门邻居家的空置房也租给政府了。说是5月31日,7月份前的房租就会打到卡里了,一点不用我操心。”

目前已有近2000套房源登记,正式签约了540多套,房租一年分两次支付

来自房管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也间接说明了市民对此事的积极与热衷。

收储管理部负责人贺腹亮告诉记者,截止到5月27日,来电、来人咨询的总量已有4300余次,共登记有效房源近2000套,已签约了540多套,基本达到了目前的收储目标,其中不乏飞龙新苑、御水华庭、绿地世纪城这样的新小区房源。

贺腹亮说,由于市民参与热情高涨,每个收储点上的工作人员最近都在加班加点工作,一套房子从最初登记到最后正式签订合同,一般只需两个星期,最迟不会超过20天。

这期间,工作人员将对登记房源上门进行实地勘察、拍照、讨论,并拟定价格与房屋所有人协商,租金每月最高不超过1000元。房租一年分两次支付、分别是1月和7月。今年7月之前的租金,会在签约后10之内打到市民卡中。

不过,贺腹亮也解释了目前工作进展中的困难之处:“大家登记的房源标准各不相同,我们其实很难真正去量化,只能大概先按简装、厨卫齐全、面积80平方米以下这样的指标去筛选,因为最终还是要保证保障家庭入住后能感到舒适、便利。”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戚墅堰区的房源收储已满,请市民暂时不要再登记。

我市是省内首个面向社会租赁房源的城市,通过收储,公租房今年也将实现应保尽保

据了解,常州是省内首个面向社会公开租赁房源用作保障家庭居住的城市,4月下旬省住建厅也已发文明确将我市列为创新保障性住房筹集方式试点城市,再往前我市曾对已开展保障性住房社会化收储管理的贵阳市和成都市进行过实地考察,并充分吸收了他们的成功做法。

对于为何采取“建储并举”的创新方式,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已应保尽保,但公租房仍供不应求,按之前建设进度全面实现应保尽保起码要到2015年。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保障房建设从项目选址、工程施工到竣工验收、后期装修,一般需要3到5年建设周期。去年我市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家庭2210户,实际只保障了1131户,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需等待2-3年才能住上保障房。

但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市场上的房屋资源却比较充足,去年我市市区居民平均每户拥有出租房面积14.8平方米,26%的城镇家庭拥有多套住房,中心城区已进行房产登记的80平方米以下的房屋有15.3万套。因此,通过租赁社会房源给保障家庭使用,能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减少社会房屋空置率。

而且,在以往政府集中建设保障房安排配租的保障方式下,保障家庭只能选择租住政府指定的保障房小区,不一定能符合保障家庭的居住需要。现在利用社会租赁房源配租,保障对象家庭就可以根据各自居住习惯、就业、上学地点等因素选择符合需要的房屋。

通过收储的方式,今年我市公租房,也能像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一样,实现应保尽保。

据悉,第一批房源分配有望在下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