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村环境整治面貌焕然一新 处处如画——新农村门倩碧水声声笑 屋后绿荫步步春

来源:常州日报 2012/5/31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量:17

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仅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更是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我市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因地制宜规划,高标准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村容村貌更整洁,生态环境更优良,公共服务更齐全,乡村特色更鲜明,农民兄弟更满意。本报记者连日来奔赴部分村庄,撷取部分村庄整治后的美丽场景,呈现给读者。

毛主席改名村庄“鸡毛再次上天”——在溧阳三胜村

村外绿水环绕,村里小楼错落。走进天目湖镇三胜村,记者被这座村庄的宁静、整洁、秀美深深吸引。

记者在村里采访,巧遇前来指导村庄环境整治的溧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夏国浩。他告诉记者,以竹塘为中心的三胜村原名叫下田村,解放后,因靠合作化生产解决了温饱,买上了蚊帐,村民高兴之余联名给毛主席写信报喜。毛主席阅后,感慨地在信上写下“谁说鸡毛不能上天”的眉批,并亲自将“下田村”改名为“三胜村”,以寓土地改革、合社化、抗美援朝三大胜利之意。

“以前的三胜村,房屋破旧,垃圾遍地,与天目湖景区环境极不协调。”去年,该村进入“三星级”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之列,定位为旅游型村庄。在整治中,按规划,村口开辟了一个广场,以备今后作为停车场,并建一幢融旅游接待功能为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

在村民贺金连家新建的漂亮小楼大门上,一副对联颇有寓意:整治村庄环境优美,翻建新楼四季受益。

靠山吃山吃法不同——在武进城西**村

依山临湖,郁郁葱葱。紧靠嬉戏谷的武进区雪堰镇城西**村,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

打好生态牌、**牌,城西**村在政府支持下,近年来投入数百万元,提升村容环境,新建了文化健身广场、污水处理系统等,同时对房屋建筑进行改造出新,突出**特色。上个月,该村被评为全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

依靠环境提升掘金,城西**村抓住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大发展的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经济。在现有四五家“农家乐”的基础上,该村今明两年将新建15家左右的餐饮、度假项目。“同样是靠山吃山,概念可大不一样了。”村副书记吕建伟笑呵呵地说,以前村民要么种田,要么采石,辛苦一年混个温饱;现在道路通畅了,宕口复绿了,特色彰显了,群众的屋前屋后变漂亮了,开始赚旅游钱、餐饮钱,环境提升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环境优美洁净,村民质朴和善,我很喜欢这里。”在村里乐山农庄打工的河南女孩郑丽对记者说。

“爸爸若知道,当含笑九泉”——在溧阳塘马村

平坦水泥路,直抵每户村民门口;气派的农家庭院,见证着农民的殷实;新建的休闲广场,成为村民的乐园……

这就是红土地上的溧阳塘马村。

塘马村曾是新四军第16旅旅部和苏南党政机关驻地。1941年11月28日凌晨,新四军第6师参谋长兼第16旅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等指战员270余人,为掩护部队转移壮烈牺牲。当年日寇的烧杀掠抢,给塘马村留下深深创伤。

这几年,村里进行了“三清一绿”、“五化三有”环境治理,启动了环村沥青道路、水泥场地、污水管网铺设、土方回填、外墙刷新、地面平整、花坛池塘砌砖、沟塘清淤、增设化粪池和植树绿化等建设,村庄环境面貌一新。

今年清明节,廖海涛烈士之女廖明娥来这里祭扫爸爸,看到村庄大变样,还以为走错了地方。她感慨地说,爸爸若知道,当含笑九泉。

76名党员一带头臭水塘变身大花园——在金坛钱家村

池塘清澈见底,道路宽畅整洁,广场绿意盎然……走进金坛市金城镇钱家村,就像走进一幅画。

“这里原先是一个臭水塘,一到夏天,家中晚上连灯也不敢开,怕招来蚊虫。”村民钱友怀感受最深,“去年初,村上环境连片整治时,把这水塘填土后种上草坪、花木,改建成了健身广场,傍晚时分,村民都来这锻炼和纳凉,好不热闹。”

一开始,许多村民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信心不足,认为村上底子薄、环境差。此时,全村76名党员站出来,带头为大家而舍小家,主动让出菜地、边角地甚至附房,由此,村上填塘、驳岸、挖排水沟,一顺百顺,公厕、垃圾箱和中转站也很快到位。

健身广场西南侧,是村上引进的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这套装置投资13.5万元,污水进入集水井中经格栅处理后,COD等大大降低,再经厌氧池、沉淀池等5道闸口,由太阳能光伏电板发电引入污水处理系统,排放出的水达到一级A标,可养殖观赏鱼。按污水处理站每天启动8小时计算,引进的这套太阳能自动工作装置,一年可节省电费1万多元。

企业支持“凤凰”展翅——在武进绣衣村

武进雪堰镇绣衣村2008年时的集体收入,仅是今年的零头。“当时是60万元,今年预计是360万元。”村书记王建明自豪地说。

绣衣村在大唐李世民时期因种植桑树,盛产丝绸而得名;宋朝宋高宗时期,因妇女勤俭持家、贤朴美丽而得名“凤凰地”。但以前由于基础薄弱,一度戴上贫困村的帽子。随着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发展,锡宜公路、陆马公路陆续建成,绣衣村区位优势开始凸显,距灵山大佛和太湖旅游度假区,都只有10公里左右。

在各级政府和当地企业的支持下,绣衣村近年来大力推进“五化三有”环境整治工作,仅2008年就投入900多万元,硬化道路、增添照明、美化村容,并陆续建成村民健身广场、村民综合服务中心等。不少企业也看中这里的环境和交通,纷纷投资办厂,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夜幕降临,村健身广场人来人往,妇女们翩然跳起了扇子舞,色彩艳丽的扇子翻飞起落,仿佛凤凰展翅,飞往美好的未来。

彝族老人也乐了——在金坛方边村

“来这里落户20年了,最初感觉和我们老家差不多;可要说最近这几年,变化那就大了。”今年57岁的彝族老人王天云,1992年全家从贵州金织县迁到金坛市金城镇方边村。“我和村上的12户少数民族真幸运,盖房村上有补贴,孩子上学有资助,过年还发慰问金。”

围绕新农村建设,方边村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加快硬件建设,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门口,每个自然村都有路灯、绿岛、景观河、小游园和健身广场。

村上还注重提升文化软实力,新建篮球场、羽毛球场各两个,还建成了800平方米人口计生文化园、300平方米科教文化长廊,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公共服务中心也一应俱全。

村荣誉室最新摆进了两块奖牌:一是“江苏省康居示范村”,另一是“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