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迎来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20周年

来源:常州日报 2012/5/31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量:13

12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欢颜 

截至本月底,全市已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200亿元,支持12万户职工购房1300多万平方米,户均节约贷款利息近4.2万元

今年6月1日,常州市迎来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20周年。

2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常州市住房公积金制度获得稳健发展,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多年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住房公积金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多项工作领先全省、全国。全市建缴单位达到1.6万家,缴存职工达78万人,住房公积金归集余额、贷款余额双双突破百亿元。

截至本月底,全市已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200亿元,支持12万户职工购房1300万平方米,户均节约贷款利息近4.2万元。全市每4个贷款购房家庭中有1个是公积金贷款,一般中等收入家庭依靠公积金可以解决或改善住房问题。

贷款总额:从1.25亿元到200亿元

1992年6月,常州正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江苏省率先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城市之一。

当年末,常州市区缴存单位1801个,缴存职工27.8万人,年缴存额2929万元。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建缴单位达到1.6万多家,缴存职工达78万人,累计缴存总额240亿元,资金余额达118亿元;全市已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家庭12万户,总贷款额已由当年的1.25亿元累计至200亿元。

贷款期限和贷款额度是住房公积金支持职工住房消费的两大支撑。1995年我市规定职工购房,最高可以贷款8万元,10多年来,我市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逐步提高到12万、16万、22万、30万、40万直到如今的50万;贷款最长期限从10年增加到20年、30年,再到中低收入家庭最长35年。

受益人数:从少数试点到12万户家庭

自1995年发放第一批住房公积金贷款以来,到今年5月底,全市公积金已累计放贷200亿元,支持12万户家庭购房1300万平方米,与商业住房贷款相比,累计为贷款职工节约利息支出50亿元,户均节约利息近4.2万元。

20多年的实践表明,住房公积金贷款对中低收入家庭帮助作用明显。住房公积金贷款家庭购房单套平均面积不到110平方米,比平均购房面积小5%,其中90平方米以下的公积金贷款户近40%。2011年以来运用住房公积金贷款首次购房户数占全部贷款户数89%,职工平均购房单价比全市商品房成交均价低约25%。

民生保障:从储蓄基金到多用途保障性基金

目前,住房公积金使用已从单纯的购房、建房基金储蓄,逐步扩大为涵盖购房、建房、还贷、支付房租、辅助养老和大病医疗提取等多种用途的专项保障性基金,用途由过去的7种扩大到17种。

特别是我市最早实施的住房公积金逐月提取还贷和按年提取还商贷,已成为减轻职工还贷压力,突显住房公积金贷款优越性的亮点业务。1999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独立审批职工提取,当年提取金额8000万元。截至本月底,全市已累计为200多万名职工办理了住房消费及辅助养老提取住房公积金124亿元。

目前,全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户中有18%的职工全部用公积金缴存款归还贷款,有72%的职工用公积金存款归还一半贷款。

创新,让服务处处领先

常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多项业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2011年,作为全国3个代表城市之一,该中心承办了全国行业服务培训班,各地110个城市200多同行聚首常州,现场观摩取经;年末,该中心又在住建部廉政风险防控会议上交流发言,这是该行业唯一代表,也是住建部唯一基层单位代表。

常州作为地市级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原因很多,创新无疑是最重要的一条。

管理模式创新:在全国率先实行“管营分离”模式

向创新要效率,由创新深化民生服务理念。2003年,市公积金中心在全国同行中率先实行“管营分离”模式,通过设定服务部门,界定管理职能,一举改变了过去职工办理一项业务需往返跑多部门的情况,实现了住房公积金一个窗口可以受理全部业务的综合柜员办理模式。从单纯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到窗口服务部门和住房保障部门,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完成了重要转变。

不仅如此,截至去年底,该中心资金运用率、个贷比率、增值收益率等6项指标连续多年居全省前三。比如逾期率始终控制在0.01%以内,个贷率连续6年保持在90%以上。

服务方式创新:每年吸引50多城市同行观摩

随着全市各商业金融机构和配套服务部门的进场,住房公积金业务“一门制办理、一站式服务、一次性提取、一条龙操作、一口清告知、一揽子指导”,“六个一”服务特色正成为我市住房公积金服务创新亮点,每年有50多城市近300名同行来我市观摩服务工作。

2010年起,服务特色又有新拓展。不仅先后开设了968891服务热线、午间延时服务、周六便民服务、预约上门服务等多项措施,新建成的住房公积金“网上服务厅”,每年登录数达到78万人次,短信系统每年发送住房公积金信息50万条。远程在线服务正成为服务新方向。

政策业务创新:贷款政策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

加强政策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突出民生保障作用,是20年制度的活力体现。1998年,我市向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发放了第一笔个人贷款,业务创新始终贯穿全程,2001年首次向经济适用房申请户发放贷款,2002年取消一人只可贷一次的规定,实现职工提前还贷。2008年以来,不仅在行业内率先开设了公转商补息贷款、商转公直转、逐年提取还商贷等新业务,而且通过贴费方式,对职工贷款担保费实施两次降低,总下降幅度达到50%,实现周边城市担保收费最低。

今年,我市还将积极争取住建部利用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试点工作,把住房公积金的住房保障作用向“人”、“房”全覆盖。

为住房保障“添砖加瓦”

近年来,随着公积金利率优惠的加大,我市住房公积金开始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已成为全市住房保障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目前我市基本形成了“低价房以政策性贷款为主,中价房以组合贷款为主,高价房以商业贷款为主”的住房消费及住房保障格局。

20年来,为加强对住房保障支持,不断降低缴存职工住房融资门槛,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从资金积累和贷款条件两方面着手,不断改进政策,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从最初的5%到目前的10%-12%,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从最初的8万元提高到50万元,贷款年限从最初的10年提高到35年,中低收入家庭退休后可延长5年。

住房公积金已成为中低收入家庭购房融资的首选。2011年以来,公积金中心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加强住房保障工作要求,两次在省内率先对中低收入家庭和首次购房家庭实施贷款新政,“降首付、增额度、延期限”三大措施,当年住房公积金首套房贷款申请占总申请数的89%。到今年5月底,全市12万户贷款家庭中,90%是中低收入家庭。

如今,住房公积金又成为住房保障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2001年起,我市首次向经济适用房申请户发放公积金贷款,2007年以前,住房公积金统包了我市3200多户廉租房的全部资金,2009年以来,通过配合市政府改革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方式,住房公积金从提升贷款额度、延长贷款年限、增加使用范围、减轻利息负担、开辟绿色通道等多方面加大对经济适用房购买户的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近三年每年提供的廉租房建设补充资金平均达到5800万元以上,是前七年平均水平的2.2倍多,今年更有望超过1亿元。

今年,市公积金中心又出台了《常州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贴息暂行办法》,每年对贷款困难家庭最高免息额达到5000元。确保了中低收入家庭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政府补贴+适当自我积蓄”,基本能圆住房梦。

住房小康离不开住房公积金

住房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住房公积金”更成为城镇职工生活热词。究竟这项制度给我们的住房消费观带来怎样的改变,住房公积金对经济社会有着什么样的影响,资金又是如何管理的,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从记者连日来对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职工及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走访中可以找到。

聊起公积金制度对常州家庭的深刻影响,刚刚调任市人大的薛建刚最有感触,作为一名从业20年的老公积金人,亲历了我市住房公积金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发展全程。在他眼里,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提高职工住房消费能力,改善住房条件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重要的是,还从根本上促进了老百姓住房观念的转变。

这一点记者在采访中也深有体会。对于年轻的李刚夫妇来说,“单位分房?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吧”,“我俩都有公积金,买房子的话,肯定首选公积金贷款,况且还可以每月提取还贷,不用承受那么大压力”。

除此之外,住房公积金还与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正深入影响着这座城市。记者了解到,去年末我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规模已在全市排名第二,这表明住房公积金正成为住房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陈慧的回忆中,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房地产市场出现快速下滑,当年9月,我市在全省率先提高贷款最高额度,降低首付款比例,开放异地贷款等5项措施,在新政推出后的2个月内申请公积金贷款总额增长48%,拉动购房近2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38%。去年,我市向中低收入家庭和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新政,在房地产成交和商业住房贷款双降的情况下,当年公积金贷款发放额实现逆势上升。

那么,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资金,如何让这笔钱保值增值?对于这个众人关注的问题,陈慧告诉记者,我市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上有着严格的风险防控机制,梳理风险点、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内控体系、发挥信息建设作用、实行教育警示、实施内外监督六项主要安全措施已确保我市住房公积金资产优质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通过与市审计局连续两年开展的住房公积金联网审计,确认住房公积金资金安全、使用高效。

打造一个和谐幸福城,是这座城市居民共同的奋斗目标,而住房公积金,正是实现住房小康的最后一块拼图。

“十二五”规划新增受益40万人

“十二五”时期,我市住房公积金确定了“扩大覆盖面,突出受益面”的总体要求。

覆盖更广:力争实现新开户单位7500家,新增开户职工40万人,新增归集资金200亿元。

保障更强:每年对职工的住房消费资金支持不少于50亿元,每年发放公积金贷款不少于1万户,每年对中低收入家庭补贴达到1000万元。

办事更方便:早日建成城东戚区办事处,让住房公积金业务网点基本实现全城覆盖,职工通过网站实时查询个人缴存使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