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村庄,如今已经变成一大片丰收的麦田。
近日,新北区2.3万亩沟、林、渠、路相配套的高标准良田全面建成。这项2010年6月起正式启动的“万顷良田”工程,总投资近20亿元,经过“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净增耕地1700多亩。
总投资近20亿元,通过宅基地复垦增加1700多亩耕地,去除“万顷良田”建设过程中集中安置被拆迁农民用掉的500多亩土地,根据增减挂钩的政策,可增加1200多亩建设用地指标。对于这项“以财生地”的“万顷良田”工程,也有少数人提出了质疑: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就增加这么点用地指标,究竟划算不划算?
针对质疑,记者对新北区的“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工程“收获”的远不仅仅是土地。依托“万顷良田”项目,新北区委、区政府一揽子考虑并解决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小城镇建设、区域发展用地等多个问题,它收获的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镇、市民与农民的平衡发展。
“因地生财”, 农民增收
“万顷良田”工程,位于孟河镇、西夏墅镇境内,北至中长沟和郭河,南至122省道,西至丹阳界,东至239省道,前后两期共拆迁2550户。
对于土地被流转,孟河镇蔡家庄村孔村西村民小组的郑华良实事求是地告诉记者,除了极少数纯粹靠地为生的农户,绝大多数农民都是愿意流转的。他家原有3.4亩地,但家里人上班的上班,做生意的做生意,本来就没时间种田,而且种田除了赚点自家吃吃的口粮,每年就种麦子能有点收入,一亩地也就是两三百块钱。土地流转后,2010年,他们家每亩地拿到了550元的土地分红,去年租金已提高到了每亩1000元。他们村的房屋没有拆迁,每家在村中间还有一些自留地可以种蔬菜。
河北巷村委第10、11村民小组600多户农民不仅土地流转,房屋也因村庄整体复垦被拆迁了。该村村民周志荣说,拆迁后他们家除了分到两套总共240平方米的安置房,还拿到了30万元拆迁补偿款。原来他们村比较偏远,大部分村民的房屋都有20来年了,私底下转让也就几万元,现在他们的安置房就在镇上,镇上的商品房现在卖到4000多元一平方米,按这个房价算,不少被拆迁的农民都有百万家产了。
规模种植, 农业增效
土地流转了,农民都不种地了,谁来种?
调查发现,新北区的“万顷良田”工程充分考虑了农业的长远规划和发展。该区依托万顷良田整理项目,设立了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适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农业,不仅防止了耕地抛荒,而且提升了农业产值。
据了解,孟河镇汽摩配产业相当发达,西夏墅镇则以刀具业闻名。两大产业吸引了周边不少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原本就存在“种地不划算,有地无人种”的现象。
该区严格按规范完成土地复垦整理,并配套建设沟、林、渠、路等基础设施建成“万顷良田”后,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引进了多家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目前,大娘水饺、菜根香等重点蔬菜种植龙头企业,丰土农业科技公司等蔬菜工厂化育苗种源龙头企业,鑫源优质稻米企业等已进驻园区,总共已经签约经营1.4万余亩土地。据介绍,这些企业通过规模发展精品农业,亩产值平均可达1.2万元。
而且,万顷良田通过产业化提升效益的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增加了创收机会,尤其是妇女和年纪较大的农民,他们可以以长期工或临时工的方式,到农业企业做农活,一天可以得到50-60元的收入。
统一建设, 城镇发展提速
西夏墅镇的香山欣园和孟河镇的富民景苑都是万顷良田项目的安置房小区。两个小区的总建设面积达到了5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6.6万平方米。这两个统一规划、统一开发、配套齐全的居民区,直接加快了两个乡镇的小城镇建设步伐。
孟河镇党委副书记杨波告诉记者,该镇富民景苑32万平方米的安置小区,从规划、建设到投资都是由区里的万顷良田建设项目负责的,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如果不是由项目统一实施,一个乡镇是不可能有财力来完成的。但是,这些居住楼的集聚建设,对小城镇发展意义重大。根据规划,孟河镇镇区要集聚8万人,原来有4万人口,这两年“万顷良田”项目的实施,一下就集聚了7000人。
据了解,人口集聚后,不仅可为镇区带来人流、市场,促进镇区服务业的发展,还能集聚劳动力,并可集约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管理服务。原来百来人的村庄,要建图书馆、健身场,现在可以上千人甚至更多人口共享社区文体设施,共享城镇发展成果。
当然,万顷良田建设项目可能会影响很少一部分完全靠田为生的农民,本来他们收入虽低,但可以自给自足解决吃饭吃菜的问题。对此,新北区政府也通过土地入股分红以及农保、帮助就业等方式改善他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