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12万外来工子女是否真正融入了城市的生活

来源:常州晚报 2012/6/15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量:15

有这么一个数据:在常州公办校就读的外来工子弟,现已超过12万。其中相当一部分,自幼儿园起,就和城里的孩子共用一张书桌。

同在一片蓝天下,这些孩子们,是否真正融入了城市的生活。

日前,记者就此做了一个问卷调查。样本是丽华三小的300个孩子,在这所学校,85%是外来工子弟。

调查结果所揭示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很多孩子,生在常州,长在常州,家乡对他们来说,只是过年时的小住。然而,他们依然被贴着“随迁子女”的“标签”,融入这座城市,与城市孩子无差别的生活,依然是个漫长的过程。

很多孩子俨然“常州人”了,有的回老家反而有了陌生感

数据:

35%的孩子已在常州生活了5年以上,23%从小在常州长大,来常1-3年的仅20%。

多长时间回老家一趟?55%的孩子逢年过节才回家一次,34%表示好久没回家了,能经常回家的仅有3%的比例。

个体采访:

想老家吗?“想!”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可是,“家”在他们眼里,是一个很遥远的概念。

12岁的司茹,是个漂亮的小女生,生于常州,长于常州。老家在安徽宣城,一年回去一次,过年回家团圆,前后不过十来天。如果不是父母要回家,她也压根不会想到家。

而对于王珊珊来说,在老家虽然自由,却有种陌生客的感觉。城市里长大的姗姗,普通话讲得很溜,可乡音一句讲不出。她一直很纠结,自己究竟是常州人还是安徽六安人,每次回老家,让她最尴尬的是,讲普通话被视为“另类”,周围小朋友用方言交流,她只能在一边干瞪眼。“邻居不认识,从不串门,玩伴永远只有表哥一个。”

在多数孩子眼里,常州人热情善良,也有少部分平时与常州人没“交集”

数据:

在回答有几个常州人朋友时,49%的孩子声称有1-5个,10个以上的占14%,也有24%的孩子表示几乎没有交流。

与此相对应的,64%的孩子认为常州人热情善良,19%的孩子则表示常州人骄傲冷淡,17%的表示平时没什么交流。

个体采访:

说到与常州人相处,多数孩子谈得比较愉快,普遍认为他们不排外。

读6年级的邵云静,是个安徽女孩,暂住在富强新村。她说,最要好的朋友,是常州本地人。两人一个小区,在楼下玩捉迷藏时认识的,“她很开朗,经常邀请我去她家里玩。”

司茹也说,班上几个本地孩子,蛮热情的,下课能玩到一块儿去。

尽管对常州人印象不差,可孩子们坦言,平时难得和他们打交道。周末时光,不是“帮爸爸妈妈看店”就是“要照看弟弟妹妹”。

不愉快的事情也有。学跆拳道时的一个小插曲,让王珊珊至今对常州人的印象不是太好。一次,她主动和一个队友打招呼,一本地女孩,“可是,她爱理不理的,我当时心里就有疙瘩了。”姗姗是个敏感的女孩,或许这个无意之举,永远给她留下一个心结。

孩子们对常州的概念,仅停留在“恐龙园”、“红梅公园”上,一个月难得进趟城

数据:

多长时间去市区玩一次?53%的孩子频率在一个月以上,两周一次的占28%,两三天一次的仅2.4%.

个体采访:

你了解常州吗?面对这个问题,孩子们多显得迷茫,虽说住在城里,虽说离市区的距离不过几公里,可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常州的概念仅停留在“恐龙园”、“红梅公园”等地标性的标签上。

13岁的耿佳妍,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吃上KFC,是在10岁生日时。那天,爸爸带她出去玩,买了个全家桶,美美的一顿,以至于过了好几天还在回味。后来还想再吃吗?“很想,可是不好意思提。”

王珊珊的周末,一般在爸爸的店里度过。王爸爸开了家小超市,这是一家人在常州的所有。一到节假日,她就去店里帮忙。让小姑娘最为得意的是,有一回有顾客拿着百元假钞来买东西,被她识破了。

独立、早熟、懂事,是孩子们身上的标签

数据:

是否觉得自己和城里小朋友一样?70%的孩子认为一样,30%的孩子认为不一样的地方有:服饰和着装;自己更独立,能承担家务;自己的兄弟姐妹多;常州的孩子在家更受宠;常州学生的性格脾气没自己好。

个体采访:

独立、早熟、懂事,是孩子们给记者的最深印象。

4年级的女孩周洁看着很瘦弱,她住在武进马杭,学校在丽华新村。每天的放学路程,一个小时,中间还要倒一次车。城里的孩子,即便上了高中,依旧有专车接送,可是她,2年级开始就一个人回家了。

放学回家了,很多孩子先忙着做饭,再边做作业边等父母回来。司茹说,刚做饭那会,饭烧焦了、手指切破了是常有的事。“多做几次,就熟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