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即将完成历史使命,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将要肩负起人民的重托,开始履行人民赋予的权利。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抚今忆昔,追寻十四届人大一路走过的足迹,回首4年多来十四届人大以服务人民为宗旨,以促进发展为己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凝心聚力,积极进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成绩,以更好地激励我们树立信心,鼓舞斗志,努力开启人大工作的新征程。
大局在胸
4年任期以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融入、积极作为,为保持常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
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是市委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出的重大决策。常委会深入调研经济运行情况,重点开展中小企业促进法执法检查和对政府出台的各项金融信贷扶持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促进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一核八园”建设是实现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举措,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推进情况报告,组织对科学技术进步法、省发展高新技术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有力推进了我市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常委会还连续三年跟踪国家生态市建设进展情况,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的顺利通过。
围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常委会重点听取和审议了推进全市五大产业发展、企业上市工作、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业发展等报告,组织视察五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企业,提出了深化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加速产业升级等意见,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听取和审议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报告,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重点关注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听取和审议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双百万亩”和“万顷良田”工程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融资情况等报告,视察督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服务社运营情况,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业转型和产业升级。
重点工程项目是地区发展的有力抓手,本届以来,常委会每年对市本级城市建设计划及资金安排使用情况进行审议,涉及项目400余项,资金930多亿元,同时建议政府适时适度安排重大项目建设,合理控制融资规模,完善审计和项目评审制度,有效防范债务风险。常委会还加强对在建重点工程项目的跟踪督查,组织视察城市防洪“大包围”工程、安居工程、“三铁六站”、运河改道、机场改扩建、十七届省运会比赛场馆建设等项目,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评议,进一步加快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
活力之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积极创新,勇于实践,为人大工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不断谱写民主法制建设的新篇章。
“2020年我市公办幼儿园比例将达到60%的依据是什么?”、“学前教育经费何时纳入财政预算?”、“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的编制问题如何解决?”、“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两年内基本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政府如何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这是2011年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22次会议上委员们就学前教育问题展开的专题询问,也是本届常委会开展的首次专题询问。来自市教育、财政、人社、编办等7个政府部门的负责人面对面地接受询问,并坦诚回答了委员和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委员们句句问到了要害、问到了关键。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制定出台了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专题询问的开展实现了人大与政府的交流互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人民代表报》头版头条对此作了报道。
预算审查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职责。常委会创新预算监督方式,成立了由10名社会专业人士组成的预算审查专家咨询组,巧借“外脑”开展预算监督。常委会每年邀请专家咨询组参与部门预算编制说明会,听取专家们对部门预算编制的意见和建议。本届以来,专家咨询组共向常委会提交咨询报告9篇,提出具体审核意见60多条,许多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被采纳。
如何加强对被任命干部的监督,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以开展专项工作评议为突破口,走出一条“由事及人、以人带事”的监督新路。2011年,常委会对市建设局、水利局和商务局三个政府部门进行工作评议,重点围绕被评议部门落实全市60项重点工程情况,由常委会组成人员现场对被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投票表决,并将评议情况及时通报政府及相关部门,跟踪督办整改情况。专项工作评议的开展强化了对干部的任后监督,丰富了人大监督工作的形式,增强了被评议单位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不辱使命
2008年5月29日下午,在天宁街道会议室,十多位社区主任和市民代表正在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龙虎、陈伟昶反映问题:“火车站广场由于有多家保洁单位参与,存在相互推诿现象,影响城市窗口的保洁效果,建议市有关方面出面协调解决……”终于轮到县北社区主任杨慧娟发言了,她一连反映了三、四个问题,两位领导边记录,边插话询问细节。这是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服务人民”活动的一个缩影。
人大代表从群众中来,只有回到群众中去,并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才能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了解群众疾苦,反映群众呼声,解决实际困难,提出良策建议,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深化“一个载体、两项制度”建设,让代表有一个固定的场所进行述职和联系人民群众的活动;开展“联系人民、服务人民”、“双百双千”活动,集中解决一批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2008年上半年,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率先深入我市集镇、街道和乡村、社区开展联系人民群众活动试点。8月23日,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百余名人大代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联系人民群众活动。人大代表分别走进各自的选举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入户调研等形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慰问贫困家庭等活动。
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议案、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一个重要方式。本届人大任期4年多来,我市人大代表共提出议案、建议964件,涉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推进区域科技一体化建议,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建议,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议,加快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发展的建议,解决小区停车难建议……都是代表们深入基层走访调研,经过深思熟虑而提出来的,为督促承办单位办理好代表建议,特别是一些需要跨年度跟踪督办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都会紧盯项目进度不放松,直到问题圆满解决为止。关于设立火车站区域常州旅游整体服务接待中心的建议,是沈波代表在2008年提出来的,因为涉及到场所的落实、经营模式的确定,市旅游局通过与规划、交通部门及旅行社、市区景点的多次协调沟通,2010年6月,常州旅游接待中心终于在常州客运中心挂牌成立,在有效整合我市旅游资源的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外地游客。
承前启后
本届以来,人大常委会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逐步认识了人大工作的特点、规律,累积了经验,为新一届人大履职提供了有益启示。
——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只有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加强党的领导与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人大工作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而为人大工作不断发展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
——服务发展是人大工作的职责所在。实践证明,只有紧扣发展主题,与全局工作协调一致,人大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形成合力、有所作为。
——以民为本是人大工作的根本理念。实践证明,只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大事、解难事、办实事,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人大工作才能根深叶茂。
——依靠代表是人大工作的坚实基础。实践证明,只有紧紧依靠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人大工作才会凝聚力量,发挥优势,行使职权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创新实践是人大工作的活力之源。实践证明,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监督职权,人大监督工作才会更具针对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