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系列解读四:城乡面貌如何再刷新

来源:常州日报 2012/6/29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量:16

水清天蓝的生态环境、路宽车畅的交通网络、宜居宜业的美好城乡……一座美丽新常州正日渐清晰地呈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下半年工作中,要“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优化环境为重点,加速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提高城乡建设水平”。新一届政府的一大工作目标,就是高水平打造现代化精品城市。到2015年,我市要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

关键词:精品城市

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

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我市正在高水平塑造精品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将着力提升城市现代化品质,中心城区建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苏南一流核心区,南部新城打造集科教研发、先进制造、生态休闲为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北部新城建设以文化创意、外向经济、高端商务为特色的国际化新城区。

记者昨天从建设部门了解到,在前几年大规模、高强度建设的基础上,今后5年城市将通过完善“快速工程”、实施“骨架完善工程”、实施“交通畅通工程”、有序推进轨道交通工程等,促进 “三城融合”,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

城市建设涉及的既有硬环境也有软环境,而文化的竞争是一个城市竞争的灵魂。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中打造个性特色,是建设精品城市的重要内容。我市正全面开展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加大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建设、规划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完成青果巷周边历史文化风貌区、石龙嘴历史文化风貌区、古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及旅游风光带规划编制工作;当前及未来5年,要继续实施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复、设施完善与环境整治,对城区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与利用,积极指导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并适时启动古运河历史文化保护与环境整治。

关键词:智慧常州

制造、能源、服务、旅游、生活都要智能

智慧城市,是一种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它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涉及智能楼宇、路网监控、城市生命线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我市将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市要力争成为以智能制造、智能能源、智能服务、智能旅游、智能生活为特色的国家级智慧城市。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智能制造是突破口。我市将全面打造智慧企业,深入实施以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为主要特征的两化融合“十百千”工程,开展千家数字企业创建工作;统筹推进行业智慧项目建设,推广以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打破行业和部门壁垒,逐步实现政务信息协同共享;同时加快智慧社区建设,推进城乡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

关键词:美好城乡建设行动

打造两个中等城市和一批“小城市”

报告指出,未来5年,要深入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加快金坛、溧阳两个现代化中等城市发展步伐,逐步将重点中心镇打造成现代化小城市,努力建设具有浓郁江南水乡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的新农村。

今后5年是我市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明确镇、村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任务,加快村镇建设发展的重要阶段。建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在指导全市村镇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道路等基础设施有效对接三个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

让全体市民生活在舒适中

生态文明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到2015年把我市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

根据中期和远期目标,我市将通过加快发展循环高效的生态经济、积极构建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的建设机制、大力弘扬健康文明的生态文化,用4年时间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市,再通过5年的努力,基本实现生态文明。市环保部门表示,今年下半年,将用好各项经济、法律、科技等手段,引领倒逼企业完善环境,引导扶持市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低碳生活;加快推进清水蓝天宜居工程,完成41条黑臭河道整治,扩建“禁燃区”25平方公里,打响PM2.5监测治理攻坚战和群众生命健康保卫战,全力以赴提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