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公开推荐、网络投票评议、主办方综合审定,6月份“常州好人”结果揭晓,他们分别是助人为乐的顾锁保、高敏;见义勇为的方虎志、牟建民;诚实守信的张华明、商建良;敬业奉献的吴逸绮、刘永萍;孝老爱亲的谢巧英、吴荷美。
6月份“常州好人”是从67名候选人中产生的,共有53万人次参与了网络投票评议。
7月常州好人投票地址:http://zt3.cz001.com.cn/node_8552.htm
6月好人榜
类 别 常州好人
助人为乐类 顾锁保、高敏
见义勇为类 方虎志、牟建民
诚实守信类 张华明、商建良
敬业奉献类 吴逸绮、刘永萍
孝老爱亲类 谢巧英、吴荷美
类别:助人为乐
人物:顾锁保
档案:男,1939年5月出生,金坛市指前镇丰产村村民。
从1942至今,70年了,顾锁保和父亲顾根喜像亲人一样,默默守护着一位新四军无名女烈士的墓。
1942年6月的一天,新四军一支小分队在茅山地区遭遇日本鬼子扫荡,一名18岁的外地新四军女战士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临时安置在丰产村顾家附近的一个磨房里。几天之后,伤情过重牺牲。顾家和村民们冒着巨大风险,凑钱买了一口棺材,将女战士安放在附近的山岗上。
从此,顾根喜便主动做起了守墓人。从顾锁保记事起,父亲常在清明准备好祭品,带着他去扫墓,让他喊这个女战士姑姑,给她磕头。1984年年底,顾根喜临终前拉住儿子说:“新四军姑姑就交给你了,你要像看护咱们家祖坟一样守护着她的墓!”
顾锁保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27年来,每逢节日顾锁保都会按照当地风俗祭奠烈士英魂。2006年,墓所在的地方平整土地,顾锁保为了更好地照看女烈士墓,个人出资两千多元把葬在偏僻山岗上的女战士墓迁到了自己祖坟地里。2010年,他又以顾家子孙的名义,特地给女烈士竖起了烈士墓碑。
今年,金坛市政府开展“慰烈工程”,无名女战士也将迁入当地烈士陵园。73岁的顾锁保说,以后他还会每年带上子女前去祭奠。
人物:高敏
档案:女,1978年11月生,常州国旅旅行社有限公司导游。
她是常州国旅连续8年的营销状元,多年来默默资助贫困学生的故事却很少人知道。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高敏听说了六年级学生阳阳的故事。父母亲离异后,阳阳归父亲抚养,几年后父亲去世,阳阳和爷爷奶奶一家三口,仅靠爷爷微薄的退休工资生活,家徒四壁。高敏带着2000元来到阳阳家,并承诺从六年级开始,每学期资助1000元,一直资助到阳阳走上工作岗位。
从那以后,高敏经常打电话关心阳阳,每逢节假日总会买些衣服和学习用品送去,寒暑假还带阳阳去周边城市旅游。两个人在一起,俨然就是一家人。现在,阳阳已经顺利读完初中,考上了刘国钧高等职业学校。
高敏一向热衷参与公益。2009年11月,高敏所在的部门组织全体员工去广西,无意中看到了瑶寨人的贫困生活,高敏当即捐了500元。回常后,她又组织大家为山区的孩子们捐款捐物,赶在春节前寄了过去。此外,高敏还累计向红十字会捐款3500元,中华慈善总会1000元,青少年基金会2000元,累计献血8次共计1600ml,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
类别:见义勇为
人物:方虎志
档案:1962年11月出生,溧阳市溧城镇文化新村社区居民,金广岭轮船长。
2011年11月21日,广州远洋下属的中远远达航运有限公司的金广岭轮,在距香港338海里的海域协助搜救一艘遇险外轮。在轮船长方虎志的镇定指挥下,成功救起10名遇险船员。
当天15时17分,方虎志所在的金广岭轮正航行在回国的路上,C站突然传来香港搜救协调中心发出的遇险警报,在右后方约9海里有一艘外轮遇险,船上有9名韩国人和12名缅甸人,金广岭轮是离遇险船最近的船舶。方虎志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命令金广岭向遇险船只驶去。
在船舶装载木材救助位置不佳、风力6—7级、浪高4—5米,船舶操纵困难的情况下,18时55分,大副、政委和水手长带领船员救起第一名遇险船员,至22时50分,共救起10名遇险船员。在继续搜寻没有发现任何目标的情况下,22日凌晨,金广岭轮接香港海事救援协调中心指示,续航前往目的港靖江。
11月29日上午,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在江苏靖江港举行隆重仪式,对方虎志予以了表彰,表彰该轮积极履行国际公约有关义务的行为和全体船员高尚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人物:牟建民
档案:男,1968年10月出生,常州常安公司物业管理员。
牟建民是一位下岗再就业的物业公司管理员,出于职业本能,他在安全方面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虹景社区居民称为“社区卫士”。
龙年大年夜晚上,接近凌晨时分,都家苑小区居民正排放好鞭炮,等待零点的钟声敲响的一刻一起燃放,迎接龙年的到来。作为社区安全志愿者成员之一,在小区内巡查的牟建民仔细查看着每家鞭炮摆放的位置,是否对居民的住户有影响,是否对周围的车辆有影响,是否对空中的电力设施有影响。
巡查到一个单元门前,他突然闻到一股刺鼻的煤气味,凭着平时在社区安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他立即制止大家燃放鞭炮,并快速拨通了煤气管道修理站的电话。专业人员很快赶到现场,原来是单元楼道内一根主煤气管道渗漏了,安全隐患很快被排除。维修工说,要是大家都没有察觉,后果将不堪设想。一旦当时燃放了鞭炮,估计半个都家苑都将付之一炬了,爆炸还将涉及到上千户居民春节用气的困难。
类别:诚实守信
人物:张华明
档案:男,1968年7月生,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人武部煤机分部民兵连指导员。
200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华明夫妇开始资助云南香格里拉县一个叫林志鹏的孩子。每逢新学期开学,都要给林志鹏寄去300元钱,节日再寄去200元,春节还要多寄一些衣服;每隔一段时间,夫妇俩还会给小志鹏写信,还鼓励儿子与志鹏通信。
2004年10月,赵志琴突患晚期“平滑肌肉瘤”,不到3个月,治疗费已经高达20多万元,家里债台高筑。赵志琴拉着丈夫的手说:“我的病别治了,把钱留下来给两个孩子读书用。”张华明泪流满面:“孩子要读书,你的病也要治。”
在同事和亲人的帮助下,赵志琴的生命又延长了8个多月。临终前,赵志琴再三叮嘱:一定要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张华明遵照妻子的遗愿,咬牙坚持着,像往常一样寄去学费、新衣服、过节费。在他的带动下,公司成立了“壹圆爱心会”,号召干部职工以每人每日、每月、每周捐款一元的方式积聚力量,资助西部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区人武部在广大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中广泛开展了“学习张华明活动”。目前,已有500多名现役、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加入了“壹圆爱心会”,先后资助了30多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
商建良
人物档案:男,1965年9月生,新北区西夏墅镇水塔口超市经理。
上世纪80年代,20多岁的商建良在水塔口村老桥头开了一间小店,因为诚信经营,生意越做越红火。几年后有了一些积累,他扩大规模,成为西夏墅商店中的经营大户之一。近年来,他又在水塔口闹市区开办了大型的水塔口超市。
从事经营活动20余年来,商建良始终坚持两条经营之道:一是注重商品质量,绝不经营假冒伪劣、过期失效商品,保证所售货物货真价实;二是诚信经营、礼貌待人,从不坑蒙、欺骗顾客。商建良也是第一批办理个体工商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经营户,20多年始终坚持依法纳税,还协助税务部门义务宣传国家的税收法规和政策。
商建良还始终惦记着周围需要帮助的人。职工家有困难,他总是二话不说主动帮助;村民家里有事,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村里的各项公益事业,他都积极参与,走在前头。
类别:敬业奉献
吴逸绮
人物档案:女,1965年生,常州市钟楼经济开发区新龙老年公寓院长。
在新龙老年公寓提起院长吴逸绮,老人们总是夸赞有加。
新龙公寓现有100多位老人,老人们乐呵呵的背后,是吴逸绮和全体员工的默默付出。有的老人性格古怪要开导,有的老人和其他人产生矛盾要调解;有的老人患病不能自理,要24小时看护;还有的老人患精神疾病要时刻照顾;护工们有时受委屈了,也要劝导……这些都是吴逸绮的事。她常常对员工们说:“自己付出一份爱,付出一份温暖,以心换心。”
有位老人爱好书画,吴逸绮专门为他布置了一个书画室来展览作品;有位患老年痴呆的老人不慎走失,吴逸绮发动全体员工和家属到处寻找;有位老人突然入院,吴逸绮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替不在场的子女签字;2007年8月的雷雨天,吴逸绮在不能开空调的闷热房间里连续陪了老人们3个晚上。她说:“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小灵通就是公寓的热线电话,一接到电话,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赶过来。”
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吴逸绮把家也搬到了公寓附近。对家人,她充满愧疚:“妈妈跟我住,我非但没有功夫照顾她,反而要她帮我打理这个家。”
刘永萍
人物档案:1972年2月生,市肿瘤医院肿瘤分子生物实验室主任。
2003年底,在西北某省级肿瘤医院工作8年的刘永萍来到了常州市肿瘤医院,协助医院开始肿瘤分子生物实验室的筹建工作。2006年实验室启动,5年中,在实验室进行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2项省厅级课题以及多项市局级课题。
2006年,刘永萍在提浸泡试剂瓶的水桶时腰部受伤,当时工作正忙,她只买了副腰围戴着,每天照样风风火火地查房、实验、开会、学习,一拖就是一年多。为了止痛,她甚至用上了肿瘤病人用的消炎痛栓。那一年是她的丰收年——被评为医院“十佳青年医生”,并被卫生局列入“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在国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了3篇论文,第二年又考上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肿瘤学专业博士。直到2008年初,考虑到雪天病人少,她才安心住院手术。术后25天,她又回到了实验室,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忙碌……
在刘永萍的带领下,团队率先在常州地区开展了肿瘤领域的多项预测研究,并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2010年,刘永萍的论文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胃肠肿瘤论坛上获得优秀论文奖,去年又成功入选江苏省333工程人才培养对象。
类别:孝老爱亲
谢巧英
人物档案:71岁,武进区湟里镇蒋埝村村民。
69岁的裴和伢是谢巧英的小叔子,17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落得重残,右臂和双腿萎缩,整天瘫在床上。由于阿公去世早,阿婆又有眼疾,丈夫工作要养家糊口,婚后,谢巧英把服侍残疾小叔子的任务一肩扛了下来。
年长2岁的谢巧英,把小叔子当成亲弟弟一样服侍:漱洗擦身,端饭倒茶,搀扶大小便……随着年龄增长,谢巧英已抱不动残疾小叔子了,就叫木匠来家中特制了一只大木盆,放到床面前,由丈夫帮弟弟洗澡。她还让丈夫设计自制了一辆残疾车,用布带把小叔子固定在残疾车上,白天推他到室外晒太阳。
在谢巧英的教育下,后辈对这个残疾叔叔也很孝顺。裴和伢睡的棕梆床中间凹下去了,谢巧英儿媳妇就专门到东安街上的木器店里定做了新床,好让“小叔公”睡得舒服一点。有一次裴和伢生病,谢巧英和儿子把他送到东安医院治疗,因为叔叔不能站也不能坐,儿子就一直把他抱在手里门诊、配药。在大学读书的孙子回来,总要先带上好吃的看望“小爷爷”,陪他聊天。每逢此时,“小爷爷”总是喜笑颜开。
吴荷美
人物档案:1954年6月生,新北区薛家镇吕墅村村民。
58岁的吴荷美没有臂膀,却用坚强和母爱撑起了一个家。
20岁那年,吴荷美因一次意外触电事故失去了双臂。21岁时,她从丹阳嫁到常州,夫妻恩爱,20多年后又有了小孙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但厄运突至。2000年,儿子在一场车祸事故中头部受重伤,但落下一身伤病。2001年,儿媳抛下幼小的孙子离婚改嫁。2005年,丈夫患胃癌离她而去。同年,福利厂将她辞退,没能拿到退休金的她只能靠低保生活。
想到儿子和孙子,没有双臂的吴荷美咬着牙坚持:她学着用脚、用嘴、用下巴、用脖子来操持家务,洗菜、炒菜、做饭、洗碗,站在椅子上用嘴咬着衣服晾晒,用脖子夹着农具在后院施肥、浇水。儿孙的衣服破了不舍得扔,她艰难地用脚穿针引线,缝缝补补。
如今,她能像一般家庭主妇那样,洗菜做饭、洗衣缝补、擦桌拖地,让儿孙回到家就有吃有穿。获得“感动常州2009十大年度人物”、“2010年度常州市十佳母亲”后,面对媒体采访,吴荷美只有质朴的话语:“日子总要想办法过下去的。我是一个母亲,我要尽自己所能照顾好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