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新一届政府要“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常州。到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000元以上。”“常州民生事业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民生亮点。”这一切,无不深刻揭示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发展理念。
关键词: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扩大就业、扶持创业、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等
我市正在积极实施的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突出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通过扩大就业、扶持创业、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等多种途径,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力争提前实现居民收入七年倍增目标。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将把促进就业列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全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不断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推进全民创业,同时继续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制度,以高校毕业生、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为重点,统筹各类群体就业。市委农工办则表示,要积极推进强村富民行动,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农业、就业、创业、物业、提升保障等多个渠道,全力促进农民增收。据估算,今年全市要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扶持创业3600人,创业带动就业1.8万人。
关键词:六大服务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水平
报告提出,要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养老服务“六大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优质化,全面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水平。
未来几年,我市将率先建成教育强市,初步建立覆盖全体公民和人生全程、满足所有社会成员需要的终身教育体系;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充分就业新格局;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进一步丰富教育、养老、医疗等领域公共产品的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
让文化民生更多惠及百姓
我市正在大力实施核心价值引领行动、文化产业跃升行动、文化惠民拓展行动、文化人才集聚行动、文化传播促进行动、文化品牌亮化行动等“六大行动”,以推进常州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报告明确了新一届政府要大力建设江南文化名城,加大对本土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促进文化事业持续繁荣、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文化民生更多惠及百姓。
市文广新局等部门表示,未来五年,将全面落实文物工作“五纳入”,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全面实施《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努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完成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争取使全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增至6处;完成溧阳博物馆、苏东坡纪念馆、恽代英纪念馆建设,完成张太雷纪念馆(中国青运史杰出人物纪念馆)环境整治及改扩建工程,筹建常州考古研究所;完成全市文物信息和数据库建设,以各项努力全面推进常州建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关键词:食品药品放心工程
一手抓打击,一手抓体制建设
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加快推进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违法行为。其中,肉菜流通追溯体系是指利用信息化手段,在肉菜流通的各个环节中进行信息记录,最终实现消费者凭菜场、超市等消费终端购买肉菜的打印小票,能够追溯到肉菜进入流通领域后各个流通环节的来源及责任人。
市商务局表示,我市作为江苏省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已于2011年启动试点建设,将于2013年底实现主城区流通追溯体系全覆盖。上半年,凌家塘批发市场、新北区以及钟楼区花园市场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工作已全部展开。下半年,试点工作还将快速推进,预计全年投入超7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