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会都来用“心”关爱“老小孩”

来源:中国常州网 2012/10/27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量:16

他们都已操劳半生,一边成就自己的事业,一边含辛茹苦把子女抚养成人;但步入晚年,他们的精神却陷入茫然的混沌,好像重新变回“孩子”,不会穿衣、不会吃饭、不认得回家的路,当然更不会记得23日其实是属于他们的节日。

他们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也就是人们惯称的老年痴呆。当医学手段无法治愈他们的时候,情感关爱显得更为重要。

“照顾她就像照顾3岁的孩子”

23日上午10点,德安医院八病区,一位面容慈祥的老人穿戴整齐,孤坐在床沿上,不说话,也不动。

“郭老师,你今天穿得真精神!”听到我们的夸奖,老人脸上露出友善的微笑,然后像小学生一样规规矩矩地走到我们面前,但仍然没有开口。

护理部主任陈其珍告诉我们,老人81岁,本地人。原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一直在上海从教,退休后回到常州。因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已经在德安医院住了近10年,早年确诊就是因为曾经走丢过。“这10年,我们看着她从原来能认出子女发展到现在谁都不认识,一步步失去记忆,但确实也无能为力。”

护工夏大姐今年5月起24小时陪护老人:“早上我起床,她也起床;给她衣服她也会穿,但有时候搞不清里外顺序;吃饭基本上能自己吃,很少要喂;自己知道要上厕所,但要人帮忙。怎么说呢,照顾她就像照顾一个3岁的孩子。”

相比其他因为患病而生活不能自理、甚至脾气暴躁到会伤人的糊涂“老小孩”,在夏大姐看来,她已经很好相处:“我跟她讲,有人和你说话的时候不要板着脸,笑一笑好看,她听进去了。如果别人夸她漂亮,她会高兴很长时间。我知道她唯一一次严重发病,还是3年前换护工的时候,可能因为一下子不能习惯。”

被忽略的“老小孩”的精神世界

在德安医院,目前像郭老师这样的阿尔茨海默症老人有175人,占老年科住院病人的59.9%,其中由脑变性疾病引起的34名,由脑血管病引起的141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99岁,最小的54岁,都是中晚期病人。

老年科主任宋郑宏告诉记者,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最大的不幸就是记忆被一点一点抹去,而且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与老年人正常的健忘不同,这种记忆力减退,就算旁人再三提醒,患者仍然会想不起发生过的事情。而且,它的起病很隐秘,老年人自身有所察觉的时候往往会进行掩饰,所以家人最终发现的时候通常都已很严重。这也是为什么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4.2%,且患病率随着年龄上升,每过5年翻一番,而实际就诊者很少的原因。

市心理卫生协会会长朱坚分析认为,这其实也是老年人内心需求爱的一种表达:“因为你达不到他的要求,所以他烦躁,希望通过他的表达引起关注和重视。”

预防和控制的重心在社区

“现在没有一种药物能治愈这种病,非药物治疗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特别是早期病人,往往都在社区,这时候应该让他们多接触社会,通过思维刺激、功能训练等尽量减缓病程。所以社区的健康宣教和早期预防、发现很重要。”宋主任说。

勤业一社区是我市最早成立老年心理辅导站的社区,2005年起就开展老年人的心理与精神关爱工作。社区书记左洪芳告诉记者,多年来,社区只要发现老人有阿尔茨海默症症状,首先做的是沟通牵线工作,“打电话提醒老人的子女多关心、观察老人,及时到医院就诊,子女的关怀对老人来说永远是最重要的。”此外,还会定期把老人聚到一起,给他们讲讲养生保健、开展开展活动、提供心理咨询,“融洽的氛围,倾诉的渠道,也有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增强抗病能力。”

朱坚和她的团队也经常到社区开展老年人关爱活动:“主要教他们一些手指操、健脑操,有时还要子女陪着一起做,无论是对预防还是控制病情都有帮助。”目前他们已经在91个社区(村)建立老年精神关爱点,还开通了心理关爱热线86672581,每周一至周六的9点至17点接受咨询。

市老龄办主任杨铁也告诉我们一组数据,今年,市区还将建成10个老年精神关爱点、150个老年精神关爱咨询室,初步形成市、区、街、居四级老年精神关爱研究与实践网络。因为,不管老人有没有病,社会的关心、家人的关爱都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精神支柱、心理安慰和全部寄托,甚至是最好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