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积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来源:常州晚报 2012/12/26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量:17

【市民点题】

环境变美了,生活也更有保障了

“现在我们村子的河水变清了,家门口的烂泥路也变成了水泥路,”溧阳戴埠同官村李忠平开心地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村里出资整治了同官涧河,清运了村中的生活垃圾,拆除了破旧房屋,建设了村民广场等基础设施。“现在整个村子风光好得不得了,一点不比城里差。”

家住金坛直溪今年63岁的王昇说,“加入了新农保,这几年养老金也涨了不少,我们农民的生活更有保障了。”

【看看报告怎么说】

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常州的现状】

全市实现了环境优美乡镇全覆盖,新农保参保率99.4%

常州拥有37个镇、17个涉农街道、775个行政村,总区域面积4385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864平方公里。2011年,全市户籍总人口362.9万,其中农户数78万户,农村劳力数132.81万人。

常州市农工办副主任严国光介绍,目前全市基本实现了供水、供电、电信、网络、数字电视城乡一体化,实现了辖市区通镇(二级)、镇通镇(三级)、镇通行政村(四级)公路、镇20分钟上高速和村村通公交的目标,燃气管网加速向小城镇、集中居住点延伸。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全市37个镇实现了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建成投运各类生活污水处理工程588个,全市实现了环境优美乡镇全覆盖,城乡林木覆盖率达23.2%。在全面实现“三清一绿”基础上,50%的行政村达到“五化三有”标准,30个村被命名为小康家园示范村,53个村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先进村。

同时我市努力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标准差距,目前全市新农保参保人数达49.9万,参保率99.4%,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110元。市区实现了低保标准城乡并轨,城乡低保应保尽保。金坛、武进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310元、420元,溧阳提高至250元,新北、钟楼、天宁、戚区提高至500元。全市46.6万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体系,新征地农民做到了即征即保。全市“新农合”农民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340元,参保农民基本实现全覆盖。

【美丽新愿景】

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万元

“在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将保持年均增长14%左右,到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万元,实现倍增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012年全面消除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下的村,2015年全市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超过70万元。”严国光介绍,在十二五期间,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保持在99%以上,2015年实现基础养老金标准在2011年基础上翻番。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覆盖面稳定在100%,符合条件人员全部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落实农村低保、五保救助标准增长机制,鼓励有条件地区低保标准城乡接轨。

据了解,到2015年,全市农村工业集中度达80%。继续进行村域布局的优化调整,按照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自然型和古村保护型等形态,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