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党政代表团探索学习兄弟城市发展之路

来源:常州日报 2013/3/24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量:14

淮安、昆山、通州三地行,常州党政代表团近距离感受了三地加快“两个率先”的铿锵脚步,全方位学习了兄弟城市创新发展、干事创业的做法经验。

“在现代化坐标系中找定位,在全省科学发展中寻差距。”市委书记阎立在考察学习中强调,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有基础,更有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提升加速度。

在大项目招引的背后

淮安的经济增速居全省前列,近30平方公里的生态新城拔节成长;昆山加快建设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实验区,国家级园区的牌子增至4块;针对经济增长全省领先等40个方面163个标志性指标,南通已排出路线图和时间表。

大项目带动趋势,各地愈发明显。在淮安,仅中国移动呼叫中心、实联化工、江苏国信燃气发电3个项目,总投资就超过200亿元;在南通,恒力纺织新材料一个项目总投资就达200亿元;在昆山,三星电机一家企业年内就增资3亿美元,光电产业园一期已集聚32家知名企业。

在大项目招引的背后,是发展环境、服务效能的比拼。淮安为了实联化工项目,作了一年多的精心准备,从正式洽谈到拍板,只用了3天时间。通州区成立经济工作领导组,调整部分区政府工作机构设置,投资6亿元的甬金金属项目从前期工作到一期投产仅大半年时间;昆山更是做好“地方变压器”,“老板怎么开心怎么办”,凡是有利于发展的事,都敢想敢试。

市发改委主任赵建军表示,大项目投入决定成败,目前常州列入省重点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低于周边兄弟城市,慢不得、等不起,要尽快建立完善项目源培育和储备管理机制。市经信委主任蒋自平表示,要素制约决定了常州要更多地挖潜,更多地从产业链中寻找新项目、从实施推进中策划新项目,特别要在整机整车、终端产品项目方面取得新突破。

敢争第一,勇创唯一

尽管处于苏北、苏中、苏南不同的发展阶段,三地都在摸高起跳、奋力争先。

淮安以苏北重要中心城市为定位,明确了“总量翻一番、财政超千亿、建成生态市、全面达小康”的“十二五”奋斗目标,确保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市为单位,南通要比全省提前两年基本实现现代化,通州在2011年就提出“两年争先、四年领先、六年率先”奋斗目标。昆山则强调“敢于争第一,勇于创第一”,继续走在现代化建设的前列,力争今年GDP超3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8%。

突出特色、放大优势,三地都积极谋划。淮安加快打造“中国声谷”和盐化工千亿产业链;南通集中扶持一批超百亿龙头企业,做强现代家纺、船舶海工、智能装备等主导产业;昆山成立创新股权投资母基金,在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同时,加快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工业设计等服务经济。

“抓机遇的能力”在考察中被反复提及。“机遇就是那么一两年,错过了就难再来。”南通市委书记丁大卫说,正是前几年的乘势而为、借力打力,南通才能借苏通大桥、崇启大桥、洋口港、吕四港等通车通航,快速提升发展能力。

“要善于动脑筋、找题目、争平台、抢政策。”阎立在考察中强调,各级各部门不能坐等政策,不能等着别人创造经验。昆山光电产业园开始只有一块牌子,园区请专家来研究产业链,盯着关键环节去精准招商,效果大不一样。

县域经济要重点突破

县域经济突破,是此次考察的重点。这方面,通州是个很好的参照系。

自身结构性矛盾突出,转型升级压力较大,是县域经济的实际问题。通州的主要做法,一是项目集聚,以南通高新区、锡通科技产业园、空港产业园、滨江新区等重点园区为依托,吸引国字号和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二是资源整合,如集中中国南通家纺城的创新要素,筹建纺织研究院,向研发设计、品牌保护、现代营销转变。

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是县域经济迈向现代化的难点指标。通州在最好的地块投资6亿元建设市民中心,带动了一批功能性项目的建设,目前全区拉开“一中心、四片区、百社区”格局,加快对接南通主城区。

作为先行者的昆山,目前又在积极探索区镇合一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城市的功能品质和群众生活质量。

“很有启发,也很有压力。”金坛市市长丁荣余在考察后表示,县域经济发展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抢抓抢做、快干快上的精气神,尤其是把产业空间布局、城镇化科学合理推进等做扎实。溧阳市委书记盛建良表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溧阳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快上一批高质量项目,加快做大经济总量,做优发展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