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上上电缆将2013年再次定为转型升级年

来源:常州日报 2013/6/1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量:14

4月27日,世界首堆AP1000壳内电缆在溧阳上上集团交付三门核电站。这是上上集团继二代核电壳内电缆、三代核电壳外电缆后,在核电线缆领域的又一次世界级突破,成为全球首个全面掌握三代核电缆技术的企业。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特种电缆供应商,上上集团核电缆占据了国内70%的市场份额。从传统电缆到特种电缆,标志着上上集团产品结构已成功转型。

做强比做大更重要

上上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电线电缆制造企业,行业中最早的“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上上牌”更是闻名业界的“中国驰名商标”。

最近10年,上上集团迎来高速增长,销售收入“三级跳”,从5亿元到50亿元,再到百亿元。去年,电线电缆销售达到收入120亿元,高居行业榜首。

然而,会当凌绝顶,上上却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潇洒。

电缆是电力行业重要装备之一,而电力与经济景气度密切相关。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电缆行业首当其冲,全行业已连续几年开工率不足60%,多数企业陷入亏损泥淖。

从行业本身来说,尽管国内电缆产值已超万亿,但电缆企业却多达万家。虽立于百亿之巅,但上上该何去何从?

去年11月底,在上海召开的“2012亚洲高端电线电缆峰会”上,董事长、总经理丁山华向亚洲同行们亮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改变不了形势、支配不了市场,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电缆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全方位转型升级,“作为行业龙头,上上目前做强比做大更重要”。

因此,“十二五”规划,上上将发展基调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今年,再次定为转型升级年。

从普通电缆,到特种电缆

实际上,产品升级在上上从未停止过。

上世纪90年代初,上上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用了整整25年;从1亿到5亿,用了10年。而最近10年,从5亿到50亿,用了5年;从50亿到100亿,用了4年。丁山华说,企业能够不断自我突破,靠的就是产品升级。

上上共有3个厂区,全部在溧阳昆仑开发区。西厂区最新,也最大,占地面积达62万平方米,建厂不过5年,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特种电缆生产基地,上上牌电缆也拓展到核电、风能、光伏、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以及军工、矿用、船用、机场、港口、海上石油等特殊行业。

西厂区恰恰是上上转型升级结下的硕果。2008年,经济危机全球肆虐,电缆行业同样陷入低谷。当众多同行着手关厂或转行之际,丁山华却看到了低成本转型升级的契机,先后大手笔砸入23亿元。2011年,上上销售收入一举突破100亿元,其中,当年全面投产的西厂区贡献了4成份额。

同样,老厂、老生产线也因技改投入焕发了活力。南厂区是上上最老的厂区,以生产传统的中压电缆为主,通过对生产线全面改进、改造后,目前南厂区已拥有13条化学交联生产线,规模和设备先进程度亚洲第一,集团30%的产值出自这里。

目前要做的,仍然是技改投入和人才储备

在西厂区,一个个巨大的电缆盘排列有序,正待发货。

丁山华说,这些中高压电缆用于城市高压线入地改造,虽然属于传统产品,但市场潜力很大,因为这种改造在中国各城市才开始。

丁山华表示,今后上上的产品不仅要全,还要做别人做不了的产品,就像刚刚交付的三代核电壳内电缆,就是因为一家美国企业因技术难题毁约,上上接手为国争了光。

如今,国家重点工程电缆招标,上上都能拿到上限。如北京奥运、上海世博、首都地铁工程,雪域号机车、航天测控船、辽宁号航母,天安门城楼和中南海改造等。丁山华欣慰地告知说,这些工程完全是凭产品说话,因为有些项目还是需求方主动找上门来的。

近两年,全行业产能下降,上上仍然实现逆势增长。丁山华说,上上将继续坚守主业,心无旁骛,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150亿元销售目标,“目前要做的,仍然是技改投入和人才储备”。

为此,上上去年推出“123工程”,依托原有的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联合10所国内知名大学与科研院所,邀请20名国内线缆技术顶级专家加盟,培养一支由300人组成的研发团队——这将占到集团总人数的10%。

今后,上上将由生产型企业转为研发、制造并重,最终成为有行业影响的世界级企业,“只有这样,上上才能真正挺起电缆制造业的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