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文化“博览脉络”初具雏形 与国际演出接轨

来源:常州日报 2014/1/29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量:14

“2014年,我们要借助花博会的后效应平台,推出地域性文化品牌,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将武进建设成文化强区、博览之城。”武进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江建文日前表示。

目前,武进文化的“博览脉络”已初具雏形,而且日益清晰。

眼中看的

2013年,中国音乐“小金钟”奖——第三届全国少儿小提琴比赛、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第十五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等诸多文化活动在武进举行。

“‘小金钟’奖不是第一次评,却是首次在武进这样的区县地区举办。我代表中国文联、音协、小提琴协会,感谢当地政府为全国琴童搭建了这样的公益平台。”在武进担任“小金钟”评委期间,中国文联副主席、音协党组书记徐沛东深有感触。

而带来《摇滚百老汇》的美国百老汇总裁罗伯特,目睹新建成的凤凰谷大剧院则兴奋不已:“拥有这么好的剧院设施,作为城市文化代表之一的音乐剧,一定会前景广阔。”

武进的居民发现,仿佛一夜之间,在家门口就能与国内、国际的一流演出接轨了。

脚下立的

在武进区文广新局局长范正洪看来,武进文化,需要争金夺银的精品,更需要为老百姓带来实惠;只有群众基础好了,欣赏水平高了,文化才能走得更远。

2014年,武进要做的20件实事之一就是文化惠民。

开展文化周末周周演30场,送戏送综艺节目各200场,流动图书车送书下乡100次,阳湖大讲堂8场,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电影1场。开展文明社区天天乐活动,在各镇、街道、高新区北区的定点社区,每周开展3场活动,全年不少于800场。

武进文化,从来没有忘记脚下踩着的是乡野,那是武进文化之根。

譬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锡剧,就源于武进,去年这一剧种又焕发出新的光彩,更成为武进“文化周末”的主角。“文化周末”为当地群众免费奉上34场演出,包括武进锡剧团的《珍珠塔》,“花好月圆”锡剧戏迷票友演唱会等。

由区文广新局主办的首届市民艺术节涵盖书画、摄影、美术展览、特色文体团队演出以及各类比赛等。第二届锡剧艺术节则是首届市民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期间,武进锡剧团联合常州市锡剧团、江苏省锡剧团等,举办多场演出。武进电视台还开办了戏曲节目,其中大多数是锡剧,深受武进及周边观众好评。

手上抓的

武进区场馆建设,也在全市领先,国有馆和民间馆共同构筑成武进公共文化的硬件体系。日日有演出,周周有展览,如今在武进已经稀松平常。

去年,区图书馆新增图书5000册,接待读者25万人次;区博物馆“全面体检后”,接待参观者16.8万人次;区名人馆被授予“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常州第二批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等,年接待游客5.2万人次;晓园艺术馆接待游客3.5万人次。而武进体育馆、凤凰谷大剧院、恽南田美术馆,甚至新天地水上舞台,都成为赏画观演的绝佳去处。

同时,湖塘博物馆、龙承博物馆、牟家村博物馆、横山博物馆、藏龙龙文化博物馆、滆湖博物馆(筹)、木一堂美术馆、食砚之斋美术馆等,分布在高楼之间、乡野之上,轮番举办各类展览,为当地群众带去了润物无声的精神养分。

抓硬件的同时,更抓软件。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武进“要从送文化,到种文化”。该区文广新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从2012年-2014年预计3年投入100万元,建设基层文化管理员队伍。去年,区文广新局举办了第二届文化管理员培训班,分为三个批次,进行声乐、舞蹈、戏剧、摄影、打击乐等科目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从而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

同时,在全系统组织了“队伍建设提升年”活动,先后开展了全员素质培训班、“读书月”、“谈心月”、“调查研究月”、机关服务品牌征集等,规范工作纪律、提升队伍素养。经过培训、学习,全区文化系统员工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武进区领导表示,武进不但要建设经济强区,也要建设文化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