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问题的提出:
网友“青风徐来”提出,近几年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界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常州也面临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一些政府投资的公用设施和市政基础项目收益和现金流低于预期、财政收入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房地产前景不明、地铁项目即将投入从而大大增加财政支出等问题。对此,政府应该高度重视,采取措施防范风险,防止财政收入入不敷出、财政赤字持续扩大,确保经济运行健康安全。
建议:
1、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划定债务率控制红线;
2、建立更加市场化、信息透明的地方投融资体制,减少通过影子银行进行变相融资,对地方财政预算形成硬约束;
3、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地方投资中充分引进民间资本,鼓励民 营私人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和基础建设项目,购买地方国企股权,参与地方国企改制重组,盘活国有资产;
4、进一步稳定房价,保障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防止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模式;
5、重点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行业,多业并举,逐步改变土地财政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局面;
6、防止以新型城镇化为名,继续大搞低效率和无效率的投资项目,减少和杜绝瞎决策、乱投资等怪象;
7、市政府要加强对所辖区、街道乡镇的地方债务监管,防止失控;
8、把债务铺陈在阳光下,用事实回应社会上种种猜测和疑问;把地方债务纳入人大监督范围。
打造与维护常州名企名品
问题的提出:
网友“心与心”提出,常武地区是制造业重镇,知名企业、驰名商标众多。政府部门虽不能插手市场经营活动,但要做好疏导工作,掸去浮尘,擦亮常州品牌,认真做好名企名品的保护与推广工作,这是打造常州新名片的有力举措。
建议:
1、常州有许多中国驰名品牌,但这些品牌往往为名所累,跟风者、冒名者层出不穷。用户往往被“同产地”所迷惑;企业是后知后觉者:只能被动地在市场交易中,发现商标被侵权。管理部门在受理商标注册时,可以知会相关行业协会(或企业),预先征求意见,防患于未然。
2、合理、适度地帮助企业做好产品及品牌推广工作,戒除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政府可以用公共资源搭台,但不能拉企业陪绑。政府可以设立促进企业发展的评奖活动,但不要流于形式,比如“市长奖”后再搞“区长奖”,重复的资源投入往往扰乱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3、青岛有条海尔路,这是政府形式的企业公共关系活动,是对本地区名品名企的有力助推。常州可以学习借鉴这一形式,无需投入,效果显著。
4、对饮食业的名特优产品做好管理工作,让名、特、优各就各位,少窜门,少混搭。属某店的名品名点就只向某店授牌,其他店可销售,但不挂牌、不傍名,这样才能形成餐饮行业良性竞争,免得自乱阵脚。
农业人才的缺口亟待弥补
问题的提出:
网友“也有人说”提出,近年来,家庭农场已成为农业规模经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和发展趋势,前景广阔。但据《常州日报》报道,这一平台对年轻大学生缺乏吸引力,人才瓶颈困扰了许多家庭农场。没有实用人才,那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农业资料、科学技术只能成为摆设。现代农业专业人才的缺口亟待弥补。
建议:
1、国家对农业投入不少,但很多项目“见物不见人”。建议在制订规划时考虑人才支撑,设计项目时考虑人才保证,比如明确一个项目中有多少资金用于人才配套。
2、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政策上给予农村实用人才倾斜和优惠,如优先提供金融信贷支持等。建立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逐步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和职业农民证书制度,推动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3、种养大户、技术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大幅增长,成为农业生产的骨干力量。90%以上的人希望政府能够提供各种学习机会;目前全国近30万名大学生村官活跃在新农村建设一线,对他们加强培训,十分必要和迫切。
4、农村实用人才发展中,迫切需要资金支持。可借鉴“华西仁宝基金”支持下实施的农业部“百名农业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项目,广泛争取社会资金扶持,参与创新实践。
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问题的提出:
网友“柳成荫”提出,一边是房地产开发商埋怨房子难销,一边又是地块拍卖面积上升,大批开发商涌进常州淘金,应充分了解房地产市场需求,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提高土地附加值,避免下一代无土地使用的遗憾。
建议:
1、建议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尚有多少房未销售,正在开发有多少面积,结合已有住房和未有住房人口统计,分析比较,得出房地产市场需求率,为土地开发和规划提供可行性报告。
2、对空闲房源,应合理有效地进行引导,督促开发商加大促销力度。如在政府干预下仍不能达到一定销售率的,政府应考虑采取强制措施,甚至成本价回购,用作经济适用房或拆迁安置房。
3、对已中标地块,房地产开发商不能如期开发,造成土地资源长期闲置的,应加大治理整顿力度,打击囤积土地行为,对典型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和公开通报,甚至收回土地,促进房地产市场规范运行。
4、在土地资源稀缺、供需矛盾突出的形势下,应充分认识到土地市场的混乱无序和农用地非农化的趋势造成了资源浪费,阻碍了可持续发展,必须予以纠正,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开展对古碑刻文化的普查
网友“常州小城”提出,我市正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有地域特色和文化细节的古建筑、古院(村)落、古文物、古路名、古桥名、古老家具进行保护是必要的,对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城市文化积淀和深厚历史文化资源的古碑刻文化也有必要进行保护。古碑刻文化,包括寺院、祠堂、林园、民居、古桥、古墓等等,虽然损失严重,但尚有抢救的余地,如不及时抢救,以后的损失更是难以弥补。
建议:
1、由政府部门主导,开展对古碑刻文化进行普查;组织民间地方文化协会、民俗研究学会和其他民间文化组织参与普查。
2、邀请民间人士提供线索,实地调查,拍摄图片,抄录有关文献资料,由相关部门汇总核实。
3、对核实后的古碑刻,根据不同的价值,提出或保护或修复或集中管理的措施。
4、建立古碑刻文化博物馆,尽心尽责保护历史遗迹,供专家研究,民众参观,留住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