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走在常州的大街小巷,城内城外,已经是一片“出门见绿,抬头有花”的醉人景象。作为市委、市政府201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常州市“生态绿城”建设项目已经启动。《常州“生态绿城”建设规划(2014-2016年)》提出,常州市将用3年的时间,大力推进以“增核、扩绿、联网”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绿城建设,到2016年,把常州建成为生态格局安全、环境品质优良、景观空间多样、“处处皆绿,人人可享”的宜居城市。
以“增核、扩绿、联网”为核心
年内重点推进四大工程
“增核”,指增加城市生态核心区保护建设力度,包括生态源保护建设工程、郊野公园建设工程。
“扩绿”,指扩大公园绿地、街旁绿地服务范围覆盖率及生态工业园区、生态镇、生态村、生态社区等生态细胞的覆盖面,包括城镇公园绿地建设工程、生态细胞建设工程。
“联网”,指通过水、陆复合廊道、生态绿道的建设,实现各生态节点相连接满足物种的迁徙的自然需要及居民日常游憩的需求,包括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生态绿道建设工程。
围绕这一主线,常州市今年将重点推进四大工程。
一是生态源保护建设工程。开展生态功能区提升建设和生态服务保障设施建设两大类13项工程,修复强化小黄山生态公益林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约5700亩,完成横山、太湖湾山体复绿品质提升约600公顷。
二是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主要开展长江沿岸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新孟河水质提升工程、太滆运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三是郊野公园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宋剑湖湿地和城北2个郊野公园。
四是生态绿道建设工程。主城区围绕水网打造环状都市滨水绿道,北部区域主要围绕小黄山生态源、新龙生态林等打造“线形+环状”绿道,南部区域主要围绕花博会周边区域、滆湖与环太湖生态源打造“线形+环状”绿道,东部区域主要围绕横山生态源打造环状绿道。
2014年的建设目标是,市区力争完成生态源保护修复建设350公顷、郊野公园面积290公顷;新增公园、街旁绿地面积230公顷;生态廊道约170公里,生态绿道约230公里;完成生态系列创建100个项目。
让家门口的“绿”,越来越多,越来越近
作为“生态绿城”的重要内容,今年,常州市区、溧阳、金坛将新建一批郊野公园、城镇公园、绿地,今后我们家门口的“绿”,越来越多。
武进区:扩建宋剑湖湿地郊野公园,建设规模406公顷,年内完成核心区扩建约50公顷;郑陆郊野公园建设工程,建设规模335公顷,年内启动建设核心区约50公顷;完成淹城路、金鸡西路交叉口绿地工程建设,面积约为1.66公顷;启动集镇绿化达标提升工程,推进集镇道路河道绿化、公园绿地建设。到2014年底,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于30.5%。
新北区:年内启动城北郊野公园(罗溪镇沪蓉高速北侧京沪高铁南侧),总规模420公顷,年内完成建设87公顷;启动建设三江源公园,建设规模14公顷,年内启动建设2.68公顷;新龙中心公园二期,建设规模34公顷,年内完成建设约17公顷;录安洲湿地公园,建设规模67公顷,年内完成建设约14公顷;启动建设1个街旁绿地:泰山路与龙城大道交叉口绿地,建设规模约1公顷,年内完成。
钟楼区:年内完成童子河湿地公园(老运河-怀德南路、童子河西路与童子河东路间)钟楼开发区段建设,公园建设规模约22.5公顷。
天宁区:年内启动横塘河湿地公园(北塘河-青龙西路)建设,建设规模58公顷,年内完成示范区域(北塘河-竹林北路段)工程建设;启动运北路-龙游路绿地(龙游路与河滨东路)建设,规模1.08公顷。
这才叫做“处处皆绿,人人可享”
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共建共享。积极探索城乡一体的生态建设方式,年内建设宋建湖湿地郊野公园、城北郊野公园、郑陆郊野公园等3处郊野公园;推进金坛、溧阳、新北、武进乡镇绿地系统建设;实现学校、社区、村镇、工业园区等100个单位的生态系列创建工作,以评促建。
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强化城镇绿化规划和建设管理,确保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2%,新增城市绿地不少于500公顷,20个镇实现绿化达标,全市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7.7%,集镇绿化覆盖率达30.7%。推进横塘河湿地等3个公园和新龙生态林建设,启动建设7个小游园,营造“处处皆绿,人人可享”的绿色生活享受。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大力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完善改水改厕、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设施,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环境品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和多样化非农生态产业,增强农业生态功能。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村庄建设和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绿色文明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