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了。“因此每天出门前,我都会习惯性关注一下当天的或者近期的天气预报。”市民李先生说,他感觉到常州的天气预报是越来越“靠谱”了,“现在一天不看天气预报就不习惯。”然而,这些精确的天气预测数据是怎么得来的?气象台工作人员说,这些数据主要来自常州气象观测站的记录,气象台根据这些记录再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天气,而为了气象站的数据更精准,到现在为止,62年间,常州气象站搬了7次家。
现状:常州气象站属国家基本气象站
常州市现在的气象观测站位于龙虎塘镇仙龙西村55号。
可以看到,周边很空旷,没有高楼大厦。按照规定,气象站1000米距离内,禁建100米高楼。周边200米范围内不能修建铁路。周边100米范围内不能挖水塘。周边50米范围内不能种植高度超过1米的树木和农作物。
“就现在的观测站来看,周围还没有特别的建筑物和树林遮挡,环境还是比较适宜的。”常州市气象观测站站长路英说。
数据显示,目前,江苏有3个国家基准气候站、21个国家基本气象站和46个国家一般气象站,大部分是1955年以后建立的。而最近5年,有20多个气象站已经搬迁,还有十几个准备搬迁,有的气象站已是多次搬迁。
常州市龙虎塘气象观测站属于国家基本气象站,目前暂不会搬迁。
历史:15年前从广成路上搬过来的
说起气象站的搬迁,气象观测员的回忆大多只能追溯到上一次搬迁,就是原先还在广成路30号的地方。
气象观测员陆琳说,当年她刚参加工作,那会观测场是标准的正方形大小,周围都是三四层楼的民房,边上还有一个大的垃圾场。
“不过那时候房子已经越建越多,周边的楼越来越高了。我1995年来的时候,周围的变化已经很明显了。”路英说。
直到1999年,气象站才搬到了现在的地方。
原因:周边建筑影响观测环境
气象台办公室主任马天骄说,一般情况下,气象观测的信息必须具有代表性,要能代表本地的气象条件;另外就是准确性,观测环境也是需要准确的,比如观测站周边一定范围内不能有高楼等;然后就是比较性,在气象站搬迁之前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对比观测。
马天骄说,为确保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观测环境一般是不能有变化的。每一次搬迁,原因都是观测环境有所变化。
陆琳说,秋冬吹的是大量西北风,夏天吹的是东南风,如果周围有建筑遮挡,那就影响了风的频率的观测;还有就是日照的观测,如果高楼投影到日照仪器上,测出的就是一种“小气候”,这样很容易造成对当地天气系统的变化估计不足,最后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影响:每搬一次,大部分资料要从零开始
气象站要搬迁,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更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基本需要5年。以上次搬迁为例,气象观测站的搬迁时间是1999年,但其实在这5年前,气象观测员就已经发现周围的环境越来越不适宜。
路英说,像这样的气象观测基本站级别比较高,审批除了要通过省里,还需要上报国家气象局审批,这中间还需要与当地政府协商。
为了尽量减少迁站后造成的影响,《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要求,迁移气象台站的,应当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有些级别比较高的观测站,在新址与旧址之间进行至少1年的对比观测。
规划:气象观测站要与城市规划融为一体
气象站的变迁见证着常州“城变”。这几年,高新区的发展很快,站在气象站附近,就能看到远处高楼的轮廓。这些会不会给气象观测带来影响?路英说,目前不会,现在的气象观测站还是比较适合观测的,这也是受当地城建规划部门保护的。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他们会提前考虑气象观测站的数据监测,所以尽量规避高楼建设的影响。
气象观测站当年选址时,也是充分考虑城市发展规划的,马天骄说。据了解,目前江苏省各地气象台,已经在做观测环境保护的专项规划,目的是将气象观测站与城市建设规划融为一体。
链接:气象站搬迁历史
1952年,气象观测站建在市区大东营房
1953年,搬到小南门外一号桥
1953年,搬回到市区大东营房
1954年,迁回了小南门外一号桥
1965年,搬到小南门外武宜路桥
1980年,搬迁至小南门外兰陵路
1982年,搬到广成路30号
1999年,搬到新北区龙虎塘镇仙龙西村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