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将常州打造成生态绿城,如今,这项民生实事正细化为一项项工程。生态绿道建设工程正是其中之一。近日,在常州市规划局的组织评选下,常州生态绿道标志在370个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正式产生。
标志采用常州首字母“cz”为设计主要构成元素,彰显浓厚的地域文化与大常州群山秀水特色。以树叶造型展现出常州绿道“以人为本、绿色交通”的理念。请大家认准这片“树叶”,看到它,你就可以“动起来”了。
市规划局公开征集常州生态绿道标志,两周时间共收到370个应征作品
为了更好地推广常州市生态绿道的形象、提升生态绿道的系统管理和服务水平,自3月26日起,常州市规划局在常州晚报、常州市人民政府网、常州规划网、中吴网、化龙巷等媒体网站刊登征集公告,向社会公开征集常州绿道标志(LOGO)。
短短两周的征集时间内,共收到来自北京、广州、杭州、南京等全国各地的370个应征作品,投稿者有高校、设计公司以及设计爱好者。
从此我们这座城市也有了专属的生态绿道标志了
在市规划局的组织下,这些作品先由专家、市民规划师代表以及相关部门及辖市区相关负责人共17人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初审,确定入围作品20个。然后,广大市民对这20个入围作品进行网络投票,再结合评审委员会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6名。
随后,市规划局邀请平面设计领域的专家对一等奖方案在外形及文字处理上进行优化调整,形成全市统一的生态绿道LOGO,树叶造型,象征着以人为本与绿色交通,倡导低碳慢行,从此我们这座城市也有了专属的生态绿道标志了。
这些获奖作品中,二等奖作品和一幅三等奖作品出自常州的设计师之手。二等奖获得者为轻工学院艺术设计系的刘剑波老师,这位热爱运动的人士,想到在不久的将来,自己生活的城市的道路上会多出许多供骑行、步行的生态绿道,就顿觉来了劲,“这也是我花一周时间精心设计标志的动力”, 刘老师说。他设计的LOGO是一个开放的圆形标志,灵感来自“常州绿道”首字母“CG”以及春秋淹城的环形城池,简洁明快,寓意美好。
名词解释
生态绿城建设
作为市委、市政府201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常州“生态绿城”建设项目将用3年时间,大力推进以“增核、扩绿、联网”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绿城建设,到2016年,把常州建成为生态格局安全、环境品质优良、景观空间多样、“处处皆绿,人人可享”的宜居城市。
生态绿道建设工程
生态绿道是“生态绿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系统,具体是指沿着绿地、河流、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的,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容纳休闲游憩活动的路径。
市规划局编制《生态绿道系统建设导则》,为生态绿道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墨绿色路面是骑行的,暗红色路面是步行的
为进一步规范常州市生态绿道的建设,提高常州绿道建设水平,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上周,常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常州市生态绿城建设——生态绿道系统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生态绿道是城市中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活动的路径,是承载慢行活动的区域,包括慢行自行车道、慢行步道、交通接驳等,一般沿道路、河流、绿地而建,是直接为城市百姓服务的一项民生工程。根据计划,全市今年新建、改建的生态绿道将达到20余条,总长180多公里,包括京杭大运河(怀德路—桃园滨河绿地)、通江路-怀德北路、中吴大道等。目前已完工的是延政路,正在施工中的有中吴大道、新堂路、北塘河—横塘河沿岸等。
市规划局编制的《导则》,对生态绿道中的慢行自行车道、慢行步道、标识系统和附属设施等内容加以规范,将为生态绿道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与引导,助推生态绿道系统合理有序的建设实施。
《导则》对慢行自行车道、慢行步道做了详细要求。建成后的路径,市民们通过颜色和地面标识就可加以区分,墨绿色的是慢行自行车道,车道中间会有自行车标志;暗红色的则为慢行步道,步道中有大人手牵儿童的标志。对道路宽度、坡度与材料也有要求,慢行自行车道最小宽度不低于1.5米,都市类慢行步道最小宽度不低于2米,郊野类慢行步道最小宽度不低于1.5米;两种道路的坡度必须满足骑行舒畅、步行愉悦的要求;新建的慢行自行车道、慢行步道建议采用不会掉色、更具运动舒适感的彩色沥青,改造的慢行自行车道、慢行步道则采用路面漆划线等方式来明确路权。
新鲜出炉的生态绿道LOGO,则将被广泛运用于标识系统,以及为绿道服务的路灯、垃圾箱、座椅以及驿馆驿站休息点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