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市低保机制难题的探索实践

来源:常州日报 2014/5/11 发布时间:2020-09-22 浏览量:14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5月起正式施行,“最低生活保障”列在8种救助方式之首,而且作为基础,关联其他救助。

据了解,低保政策“含金量”较高,一个低保家庭,每月可领取数百至上千元低保金,同时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慈善以及水、电、气、物业、有线电视近20个方面还可获得救助或补助。

金坛市目前有城市低保840户、1435人,不到常州全市的10%;而农村低保达5265户、8921人,约占常州的30%左右。金坛去年发放低保金3176万元,平均每户超过5000元,每人达3000元。

怎样做到应保尽保?

低保政策实施多年,已为人们熟知。即使在偏僻山村,一旦有家庭符合低保条件,镇民政和村干部也会及时上门提醒申请,“漏保”情况越来越少。

薛埠镇地处茅山老区,多种原因导致许多家庭难以一下子摆脱贫困,全镇低保家庭901户、1734人,低保人数和发放资金都占到该市的1/6。

应保尽保,指的是既不“漏保”、更不“错保”。

薛埠镇负责低保工作的民政办副主任刘国梅举了一个最新的例子:上阮村一个家庭,女儿读大四,男主人突发中风后无法言语,家庭陷入困境,向民政办提出低保申请。民政办入户走访时发现,女主人在服装企业上班,每月能拿3000多元工资,收入超过低保标准,不予受理。

“低保工作政策性强,面对困难群体,光有同情心还不够。”刘国梅表示,为把低保资金用在真正困难家庭,必须通过调查、走访、评议、公示等环节,全程阳光操作,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确保低保救助准确、公正。

生活改善不符合条件后——

没有一户愿主动退出

符合条件的进低保容易,不再符合条件的退出,却难得多。“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了,却没有一户愿主动退出。”市、镇民政工作人员和村干部都这样说。

据了解,金城镇去年新增城乡低保141户、267人,同时取消低保218户、357人。该镇民政办主任储斌介绍,近几年涉及取消的低保户,40%左右源自群众以电话、书信形式的监督举报;更多的,则是民政办定期上门核查的结果。

如黄庄村一户家庭,儿子出任南京一企业副总,儿媳做教师,显然不再符合低保条件。民政办上门审核后,当即书面通知取消,对方自知理亏,平静接受。

更多“断奶”的低保户,尽管因子女就业等收入提高,但一开始仍表现出本能抗拒,或不在书面通知上签字,或干脆到民政办吵闹。民政工作人员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通过反复解释、多次对话,才能平息“风波”。

需要建立综合救助机制

申请低保的家庭情况各有不同,低保工作千头万绪。一进一出,检验出民政工作人员的能力,也考验着申请入保对象的诚信。

不符合条件的也想挤进去,对照标准可以对其亮出“红灯”;进去的不肯再出来,同样需要制度加以约束。

金坛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王建涛介绍,该市制定的《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工作规程》已试行一年,对申请低保家庭的收入核定,以及低保对象之间的法定赡养、抚养、扶养关系和义务,都作了明确规定。其中,单设“动态管理”一章,要求通过健全完善验审周期、定期报告、三级访谈和有异必核制度,对经审核达到退出条件的,出具《取消低保通知书》,停发低保金。

基层民政工作者和村干部反映,低保不是唯一的救助途径,要采取综合救助措施。例如,薛埠镇每年都新确诊260多名各类癌症患者,每人手术、医疗费都在7-10万元,家庭很容易因病致贫,但又不一定能申请低保。此时,若能获得大病医疗救助或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可解燃眉之急。

“去年已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今年有望再提高补助标准。”王建涛透露,该市9月前将建成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平台,通过多个部门信息比对共享,能为低保家庭进出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其他临时救助提供准确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