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市被列为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市)

来源:常州日报 2014/7/28 发布时间:2020-09-22 浏览量:13

今年全国“两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第一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此前,金坛市被列为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市)之一。目前,该市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

武志明的成功和失手

在薛埠镇农服站站长张留斌眼里,罗村村的武志明算得上是一位“全能”职业农民。

今年40岁的武志明,19岁时走出校门就踏上田头。他先是承包屯头茶场90多亩茶园,几年后把60亩改为无性系良种茶,每亩享受政府600元补贴,开采后亩效益比原先增加2000元以上。后来,武志明又办了4年农家乐,也赚了些外快。

这几年,武志明一边经营茶场,一边还组建了罗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其中,合作社在农机设备及库房建设上投入500多万元,服务面积超过了3000亩;家庭农场两年中则新流转了土地520多亩。他说,仅茶园套种的6000多株榉树,5-6年后每棵就可卖到500元以上。

而就是像他这样种了20年田的老手,也有失手的时候。去年,1500斤稻种下田集中育秧,因上水不及时,两小时不到,大面积高温烧坏,连秧盘在内损失了3万多元不说,要不是从别的合作社调剂来秧苗,差点就耽误了整个栽插季节。

新型职业农民: 分为三类认定

武志明能成为多面手,得益于参加各类农民培训。

“薛埠是农业大镇,农业人口有9800多人。”张留斌说,要让农民持证率达到35%,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木瓜、油茶、弥猴桃等新品种栽培技术,每年要培训千名左右农民,任务不轻。

金坛市农广校校长杨国顺说,该市依托鑫品茶业、银湖食用菌、西银生物科技等30多个实训基地,根据农忙、农闲不同季节特点,对农民进行技术技能培训,连续6年获全省先进。至2013年底,经培训后持证农民累计超过21000人。

我们注意到,此次新型职业农民用到了“培育”一词。而从“培训”到“培育”,意味着将在原先普及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将年龄控制在55周岁以下,须经过80学时专业培训和120学时生产实践,“谁来种田”的目标指向更加明确了。

金坛市最新出台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暂行办法,按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认定。其中,生产经营型主要指农业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园区(基地、企业)负责人、有志从事农业创业的初高中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农民工;专业技能型,则包括农业生产、加工操作工人、农业雇员、乡村旅游服务员;而社会服务型,是指农村信息员、农民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农资营销人员等。

不仅仅是一张资格证

杨国顺分析,虽然不可能作出只有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才有种田资格的规定,但有证、无证还是有区别的;否则,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农业生产“望天收”现状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扭转,也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积极性。

在采访时发现,更多农民对如何提高资格证的“含金量”寄予厚望。

金坛市兄弟苗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杭网官说,他们合作社现有社员652户,种植面积3160亩,主要向绿化工程供应苗木。令他困惑的是,苗木价格、品种行情变化快,长期没有一个组织进行区域“调度”,种植户的综合效益很难实现新的突破。

金城镇王母观村47岁种粮大户曹洪发现有面积超过220亩。他近几年不断新添大型农机,土地流转金5年一次付清,每年都要以1分的高额利息向村民借款20万元左右,却从来没有享受到低息或贴息的小额贷款。

金坛市农林局党委书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办公室主任吴月华表示,该市财政设立新型农民培育专项经费,在对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农民实行动态管理的同时,将优先向他们倾斜技术扶持、政策扶持和项目扶持。其中包括建立农业技术专家组,推行专家与新型职业农民结对挂钩服务;对新型职业农民领办、创办涉农合作组织,在土地流转、申请信贷、技术服务、承担项目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赵鹤茂 万芙蓉 曹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