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有关情况,引发社会关注。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我国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从市公安局了解到,常州市早在2003年,就在常州大市范围内取消了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分。今年7月1日,我市开始实行新的《常州市户籍准入和迁移管理规定》,进一步放宽劳动力准入条件,降低外来务工人员在我市参保时间限制以及明确了购房和投靠准入门槛。
11年前就已建立城乡统一户籍登记制度
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副支队长秦文荣说,常州户籍制度衍生于计划经济年代,从严格控制到放宽历经了漫长的60年。2003年,我市改革户籍登记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取消“农转非”制度,建立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确立了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户口准入基本条件的户口准入制度,有效解决了一些现实的突出问题。截至2013年底,我市户籍人口已经达到365万。
“11年来,旧的户籍制度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秦文荣介绍,一方面是对劳动力吸引力度不够,人口结构比例失调。2013年全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下降至3.9‰,全市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与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从2003年的1.25︰1下降到0.64︰1。另一方面是政策规定不统一,城乡一体化推进缓慢。辖市和武进区自行制定户口准入条件,造成了全市户口迁移政策规定不统一,严重制约了常武地区和金坛、溧阳一体化发展进程。
今年7月实行的新户籍制度主要有三大变化
在此背景下,今年5月13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市公安局拟定的《常州市户籍准入和迁移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于7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规定》形成15项21类户口准入条件,基本包含以往的户口迁移项目,保持户口准入政策的延续性,有利于吸纳有劳动技能、有投资能力的人,从而优化人口结构、推进城乡一体、保障群众权益。
与2003年之前的《常州市户籍准入登记暂行规定》相比,《规定》主要有三大变化:
1.放宽劳动力准入条件:在外来务工人员准入的7个条件中,只有2项有“合法稳定住所”这一限制;此外,在参加就业保险的时间限制一项,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外来就业人员参保时间由3年降低为2年,其他就业人员参保时间由10年调整为5年。
2.明确购房和投靠准入门槛:迁入市区的房屋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迁入后的人均居住面积不小于25平方米。例如:一家三口迁入,居住面积不小于75平方米。对辖市(金坛、溧阳)准入的住房面积不作限制。
3.实行城乡统一的登记迁移制度:一是在全市实行以合法稳定住所为基本条件的户口登记迁移制度,实现城乡户口对等迁移;二是统一市内户口迁移政策,降低本市户籍居民户口迁移门槛,减少人户分离;三是实现大市范围居民户口“一站式”迁移,取消户口迁移证和准予迁入证明。
“户籍改革的最终目标其实是做到户籍登记迁移城乡一体化,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城乡居民的不均等待遇,真正实现城乡居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秦文荣说,常州的户籍制度经历了从紧缩到放宽的过程,常州户籍制度的变化,就是“乡下人”变成“城里人”的过程,如何让他们享有同等的市民待遇,是今后户籍改革探索的核心内容。
农业与非农业户口的差别
农户与非农户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商品粮的因素),农业户口是原靠自己生产口粮的农业人口,非农业户口是原靠国家分配口粮的城市户口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最主要的区别是非农户口不再享有土地分配权和使用权。
农业户口优势
第一,农业户口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宅基地和土地,若赶上拆迁的话,会有高额补偿款。
第二,有些地方农村户口的人,凡男的45岁以上、女的40岁以上,都买了养老保险,保费政府出1/3,村里出1/3,自己出1/3。因此,只要出很少一部分钱,男的到60岁,女的到55岁,每月就最低可以领到一定的养老金。相反,非农业户口的人如果没有工作,就必须自己买养老保险。
第三,有些地方医疗保险村里全包,不用出一分钱。如果生病住院,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每年可报销一定的住院费。
第四,有些地方垃圾费、治安费等费用也不用自己出,全由村里出,在这一点上,比非农业户口有优势。
第五,有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免费。
第六,有些地方规定农村户口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可生第二胎,不罚款。
第七,有些地方现在村里凡有户口的,不论大小,每人每年能分红,但如果户口迁出,就不能参加分红了。
非农业户口优势
一、招工、失业待遇好
1、招工:农民要想致富,企业上班是出路。可是企业在招工时原则上只考虑非农业户口,即使没有户口限制,也在主观上优先考虑非农业户口。
2、失业保险:非农业职工失业后,其享受失业保险金标准为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至90%,最长不超过2年;而农民工与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标准为本市职工最低工资的40%,根据单位为其连续缴费的时间,一次性支付本人,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月生活补助,最长不超过1年。
此外,非农业职工在享受失业待遇期间,可以享受国家和政府部门的多项优惠政策。比如:非农业职工办理失业手续后,如个人选择自谋职业的,持相关证明资料可以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免收办理个体营业执照手续费用等相关优惠政策。
非农业户口失业人员中的就业困难群体,选择自谋职业后,还可以享受国家社会保险政策补贴。
相对于非农业户口失业人员,农业户口职工失业后,这些相关优惠政策都不能享受。
二、同样当兵待遇好
1、参军:非农业户口的优待金比农业户口的多一倍,城镇户口入伍的义务兵每年1万元,农村户口入伍的义务兵每年5000元,当兵两年就相差1万元。
2、退役:非农业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政府给安置工作,有些地方规定任何单位不得拒绝承担安置任务,政府安置工作后,还可以去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参加一次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
3、退役后自谋职业:非农业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自谋职业的,发放一次性安置补助费。退役士兵每人补助35000元,转业士官每人补助55000元;农业户口的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发放一次性安置补助费每人1万元。
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待遇高
1、养老保险:非农业职工退休时,可以按月领养老金;而农业户口职工按现行政策,无论交多少养老保险费,退休时,只能一次性退保。
按现行标准缴费20年测算,企业非农业职工和农民工同样缴费5万元,到退休时,农民工只能一次性领取2万元左右的退休费,而非农业职工每月将领取1100元退休费,且随国家政策每年进行定期调整。按照北京市人均期望寿命80岁计算,在政策不调整的情况下,非农业职工每年领13200元,退休20 年就能领到26.4万元。
2、医疗保险:非农业职工按规定缴纳医疗保险,不但住院可以报销,门诊看病也可以报销,退休后,还可以享受退休后的各项医疗费报销待遇;而农民工在职期间只有住院了才能报销,一旦退休了,就不给报销了。
四、低保标准高
按照民政部门现行的低保标准,非农业户籍人员享受低保待遇的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每年3600元;而农业户籍低保人员为1700元/年,每月142元。非农业户籍人员的低保待遇是由市、区两级共同负担,农业户籍人员的低保待遇是由区、镇两级共同负担。
户籍改革突破性进展,实行半个多世纪的二元管理模式将成历史
城乡统一登记,我国取消“农”与“非农”户口之分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30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上述改革举措。这标志着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这次户籍制度改革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广、措施之实是前所未有的。”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同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一重大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不再以“农业”和“非农业”区分户口性质之后,如何逐渐剥离与户籍相挂钩的诸多社会福利,将是改革的焦点和难点所在。《意见》对此进行了阐释: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建设和共享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意见》解读
户籍改革目标
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黄明称,户籍制度改革大目标是到2020年要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让在城镇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暂时没有落户的,能够逐步享受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
同时,还要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益、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要通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一城乡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基本建立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为基本形式的户口迁移登记制度,建成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整合和共享。
户籍改革亮点
明确在全国推行居住证制度
所谓居住证制度,通俗点来说,就是我国一些城市借鉴发达国家“绿卡”制度进行的积极尝试,目前实行居住证制度的城市有珠海、广州、东莞、佛山、大连、太原、深圳、嘉兴、慈溪、长春、上海等。
《意见》提出,建立居住证制度。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符合条件的居住证持有人,可以在居住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以连续居住年限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为条件,结合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逐步享受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资格。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解释称,城镇化过程并不是解决所有人都到城镇落户,未来居住证制度在我国将长期存在,以此来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
在特大城市推行积分落户制
户籍改革的难度,与户口的“含金量”成正比。2012年,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多部委参加的专题调研组在全国不同城市调研发现,“户改几乎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原来城市户籍人口因担心福利被摊薄”。
新华社曾指出,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面对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口,已经不堪重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教育医疗资源紧张等“病症”日益显现。严格控制这类城市落户条件,是无奈而现实的选择。
对于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意见”要求严格控制人口规模,改进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以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参加城镇社保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设积分值,达到分值则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申请当地常住户
目前,作为特大城市,上海、广州、深圳都已经采取了积分落户政策。北京的户籍改革则有待破冰。
随迁子女满足条件可异地高考
所谓持有居住证子女可异地高考是指: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教育权利。袁贵仁曾经拿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做对照,建议大家对异地高考要有耐心。“义务教育入学问题我们用了10年才初步解决。而异地中考、高考问题,要完全解决、人人满意,是不可能的。”
《意见》指出,以连续居住年限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为条件,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等权利,同时结合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逐步享有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并将逐步完善并落实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政策以及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的实施办法。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在规划上,教育部要指导各地把常住人口,包括随迁子女纳入到区域教育的发展规划之中。在经费上,要求各地按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的人数来拨付教育经费,并将加大中央财政对各地接收随迁子女学校的专项奖励力度。此外,将不断完善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将随迁子女纳入。
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
所谓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意思就是在公共服务方面,除教育外,同样是以居住证为手段,住房、养老等方面公共服务的获取路径也更加明晰化。
《意见》提出,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以连续居住年限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为条件,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权利。《意见》明确,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采取多种方式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住房需求。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刘福垣曾指出:现行户籍制度的最主要问题是城乡分治,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得到的国民待遇相差很大。户籍制度改革是全体国民公民化和财政分配体制变化的过程,突破口在于政府承担社会保障。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的问题解决了,农村的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
户籍改革“买单”
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分担
中国户籍改革多年来难以取得根本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无法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本问题。这次国务院户籍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
《意见》称,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体系,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力均衡力度,保障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
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在7月30日上午国新办发布上表示,关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同国家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挂钩问题,财政政策设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近两年,随着户籍制度的管理改革和探索,相应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与户籍制度管理匹配、协调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王保安说,目前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对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的部分进行了一定比例的折算,已经在转移支付中体现了常住人口的因素。在均衡性转移支付中,实质上已经考虑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因素。具体讲,比如教育转移支付是完全按学籍的,就是这个学生不论来自城市还是来自农村,享受的公共服务待遇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财政部在改革探索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就是下一步改革的基础。
户籍改革“维权”
推进改革应切实维护农民“三权”
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在回答如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问题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局长赵阳表示,第一,农民三项重要权利都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必须依法保护农民的这三项重要的权利。当前我们正在积极落实中央关于稳定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并且长久不变这样一个政策,也在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办证工作,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同时,我们也正在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的改革,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切实保护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集体财产权和收益分配权。
第二,对于进城落户的农民是否有偿退出“三权”,应该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之所以文件提出来,要保留进城农民的三项权利,就是要让他们进退有路,使我们推进城镇化过程更加平顺、更加和谐。
第三,文件中明确提出,现阶段不得以农民放弃或者退出“三权”作为落户城市的前提条件。将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需要进一步全面和均等化,有关进城农民“三权”的制度安排和相关的法律也必然将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