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人服务自己未来:“医养融合”是新趋势

来源:常州晚报 2014/10/9 发布时间:2020-09-22 浏览量:15

养老院看不了病,医院养不了老,这对矛盾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老人和家属。从10月8日开始,常州市的养老机构已开始“医养融合”试点,将“养老”与“医疗”相结合,破解老人看病难。

医养融合,是一种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持续性照顾服务。

在走访中发现,医养融合,无论是在公办养老院,还是民办养老机构,他们都在向着这个方向发展,不过由于各自情况条件不同,模式也各不相同。

“爱心护理院”,是我市最早的“医养融合”尝试

为了缓解一床难求的现象,常州市从2010年起成立爱心护理院,由于获得医保定点资格,可以减轻不少家庭的经济负担。

第一家“爱心护理院”位于常州市福利院内。把爱心护理院办在养老院中,也是“医养融合”的一种体现。

“在今后,我们将逐步探索这种模式,鼓励各类医院、乡镇卫生院利用自身的医疗资源、医保优势,创立护理型养老机构或养老机构创设医疗服务机构,加快养老服务收费纳入医疗统筹。”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处长庄韧说。

目前,常州市福利院的爱心护理院、天宁区的红梅街道爱心护理院、新北区的薛家爱心护理院、戚区爱心护理院和武进区夕阳红康乐中心等爱心护理院都已投入使用。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还将重点发展护理型养老机构,满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养老刚性需求。“比如目前在建的德安医院、市福利院、金东方颐养园、运河山庄、圩塘康乐中心四期等,均包含了较高比例的护理型床位,建成后能为老年人提供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医养服务。”庄韧表示,同时还将加快普通养老床位改建护理型养老床位的进度,培育护理型养老专业人才。

借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实现楼下看病楼上养老

公办养老院可以成立爱心护理院,那医疗资源匮乏的民办养老院如何实现“医养融合”?

今年,新北区探索的“联合运行”的新模式,即社区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借用社区卫生中心的服务资源,或许值得其他民办养老机构一试。

春江镇新魏花园社区将社区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合在一栋大楼内,一楼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至四楼为拥有268张养老床位民办养老机构,真正实现了“楼下看病,楼上养老”。

新魏花园养老服务中心主要接收社区内需要关怀照顾的老人,包括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及因各种原因所致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等,其中失能、半失能高龄困难老人产生的费用全部由社区经济承担。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老人在入住养老中心之前都可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再根据体检结果评定照料等级;周一至周五常规工作时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委派1名医生对入住老人进行巡视,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晚上老人出现医疗需求,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值班医生解决,情况紧急则直接送大医院进行诊治。“将基础医疗资源向老年群体倾斜,让医生能‘随叫随到’。”

民办医院+养老院,实现医疗和养老互补

上午10点多,刚刚做完腿部理疗的欧凤珍老人长长地舒了口气。护士整理好器具,临走时,帮老人杯子里倒上热水,用手背探探温度,才把吸管插进杯子递到老人嘴边。

这个原本看起来应该是护工做的工作,在仁慈,却是很多护士已经习以为常的。作为全市第一家老年病专科医院,仁慈医院相比众多民办养老机构,有着自身的优势。

说是医院,其实住在这里的老人们也享受到了和养老机构一样的护理。洗脸、擦身、洗衣、喂饭等生活照料,都不用家人操心,这里有护工阿姨能帮他们解决。不仅如此,护士们除了正常的医疗服务外,对老人们的生活也是格外地关心。

据了解,从1993年开办至今,仁慈医院的老年床位从最初的40张,过渡到70张,直到目前的210张,但供不应求的情况依然存在。这里的病人不如大医院流转得快,最短的也要住上半个月,长的就更不用说了。

院长张新奋说,最多一天有10个家属来询问何时能入住。除了本地老人,也有从外省过来的。去年,因为床位实在紧张,张新奋不得已把外科的6张床位变成了老年病床。

在医养结合这一模式上,鼎武养老则跨得更前了一步。2003年顾鼎武开始创办养老院,但在经营过程中他发现,不少老人治疗后都有长期康复休养的需求,却找不到合适的去处,2008年他就瞄准了医养结合的道路,创办了鼎武康复医院,整合医疗和养老的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康复和护理的内容。“在我们鼎武不仅能养老,老人还可以及时接受良好的治疗、护理和康复等全方位服务。”目前,拥有1700多张养老床位的鼎武养老已经成为江苏地区最大规模的“医疗、护理、康复、养老”四位一体养老机构。

“幸好有脑梗症状时候我在这里,才没有出现什么情况,及时得到了治疗。”今年82岁的常州大学退休教师李佛华前段日子因为摔伤到鼎武养老旗下的圩塘康乐中心进行疗养和康复,在医生的指导下她本来恢复的差不多了,但前几天突然又出现了脑梗的征兆,好在有医生及时进行了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治疗。

细分的养老市场,或许也是一条差异化出路

“来我们养老院,就一个要求,就是健康自理的老人。”常州东方惠乐海伦老年疗养院入院的标准和其他养老院有些不同,负责人高贞娣说,他们养老院只接受健康的老人。

一群老伙伴聚在一起聊聊天,到了吃饭时间往食堂一坐,不愿多坐就去锻炼场所活动一下,饭后不想躺会就在游乐房玩玩游戏看会儿书,有兴致还能和老伙伴们来个戏曲大串联,每天有小节目,每周有大表演,每月还有外出旅行……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父母的儿女们,早晨将老人送到“托老所”,傍晚下班后再把老人接回家,既方便又省心。

东方惠乐海伦老年疗养院作为我市首家托老所,今年6月正式亮相。今年84岁的孙爷爷是第一批入住东方惠乐海伦老年疗养院的老人,在子女把他送来体验几次之后,他索性把在花园新村的老房子卖了,拉着老伴一起住进来了。“这里现在就是我的家,而且现在生活比过去在家里更丰富、更舒适。”

到目前为止,3个月不到的时间,已经有超过30多位健康老人入住东方惠乐海伦老年疗养院。

“要求健康是因为来我们这里的老年人身体都很健康,他们是来享受晚年生活的乐趣的。”高贞娣表示,养老市场这块蛋糕很大,医养融合也是大势所趋,但不一定每个养老院都要走医养融合的道路。细分市场,利用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也是民办养老机构的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