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民生底线 2014常州民政“成绩单”亮点多

来源:中国常州网 2015/2/6 发布时间:2020-09-22 浏览量:13

扶贫济困,婚丧嫁娶、养老助孤、社区管理……这些都是民政事业要做的事,也是关系到百姓幸福生活的事。

2014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全面推进争先发展,凝人心、思进取,谋实事、促转型,民政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涌现了许多新亮点,取得了很多新成效,常州民政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全省第一方阵,被省民政厅表彰为2014年度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优秀城市。

筑牢民生底线

◆市区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620元/月。

◆市区低保边缘困难家庭补助标准提高至1500元/年。

◆市区困难群众大病门诊和住院医疗救助比例提高至80%。

◆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民政牵头的社会救助统筹协调机制,全市58个镇(街道)全面建成了社会救助申请“一门受理”窗口,开发运行了含低保、医疗、就业、住房等8项救助功能于一体的社会救助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了困难群众求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

◆全面开展了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已实现与人社、公安、房管等13个部门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

提升福利水平

◆全面完成了城市“三无”、农村五保、孤儿养育、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等多项提标工作,实现了全市范围内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的城乡并轨,金坛、溧阳设立了儿童福利部,有效保障了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全市新增养老床位3447张,总数达3198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39.9张,其中市区护理型床位占比达40%。

◆为全市5万户老年人家庭安装运行了“一键通”紧急呼叫系统,全市75万老年人福利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面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机构改造升级,溧阳、钟楼完成农村五保供养机构“三有三能有达标”改造任务,新北被评为“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

◆竣工完成市德安医院新院、市老年大学改扩建等一批重点项目,市福利院、市龙城古园等项目建设进展有序。

改善社会治理

◆“政社互动”与“三社联动”统筹发展,全市“政社互动”覆盖率已达86.2%,城乡和谐社区达标率分别达98.7%和98.2%,天宁、钟楼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天宁还被确立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积极策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完成金坛市金城镇、指前镇、尧塘镇新一轮行政体制和区划调整,稳妥推进溧阳市、武进区政府驻地镇撤镇设街工作。

◆民政、公安、城管“三位一体”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街头流浪乞讨现象治理成效显著。

减负增效力度大

◆2014年,市委、市政府将社区“减负增效”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八大专项治理行动之一,强力推进,全面清理、压缩各类组织机构、活动阵地、工作任务与指标、创建达标评比、信息系统、台账任务、盖章项目等,并召开了全市城乡社区建设工作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力度之大、层次之高前所未有。

激活市场办法多

◆市政府明确将养老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10大产业之一重点发展,并通过举办第二届养老产业招商会、全市首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助推养老资本、人才、项目和企业对接。

◆2014年新增的养老床位数中,非政府投资占比达90%以上,全市民营投资机构数占比超过了50%。

◆市政府在天宁区规划启动了全省首个、总面积110公顷的养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受到省政府许津荣副省长的高度肯定。

购买服务成效好

◆在全国率先设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常州市阳光收养救助服务中心”,制定全方位的收养评估细则,试行对困境儿童助养、寄养及家庭监护情况评估制度。

◆采用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形式,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常州市现代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并与常工院合作共建共管,形成“以社育社”的孵化模式,走在了全省前列。

◆全市登记社会组织5186家,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14.2个,居全省第一。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全省较早实施了自然灾害综合保险、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创新开展了军休服务社会化试点工作,成效明显。

此外,一年来,民政其他各项工作也有新的进展,优抚安置政策有效落实,地名管理和平安边界建设有序推进,婚姻登记、收养登记、殡葬管理依法运行,防灾减灾宣传形式多样,一举创成8家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彩票发行稳步攀升,销售总量达10.59亿。

与此同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党建工作,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风”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系统行政权力运行公开透明、财务管理规范有序、廉政建设不断强化,营造了“风正、劲足、心齐、气顺”的良好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