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农委:打造现代农业的“常州路径”

来源:常州电视台 2016/6/25 发布时间:2020-09-22 浏览量:13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当农业现代化的脚步不断迈进、城乡统筹不断推进,传统的农业该如何转变?常州农业如何实现“量”与“质”的新推进?今天的全媒体大型新闻行动“开局十三五·开启新航程”,来看在市农委的采访。

在武进区雪堰镇的太滆村,这里的渔民世代都以捕鱼为生,不过,随着物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渔民都想从原来的“鱼花子”一跃成为“创业人”。

上午八点半,太滆村电商服务中心里,几位渔民正聚在一起学习如何开一家网店。三十二岁的腾雪琴算得上是“农二代”,去年以来,家里的水产品销量一直不好,腾雪琴便想通过网络渠道拓宽销路。“因为对技术方面不怎么了解,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注册自己的网店。”

太滆村委的工作人员,现场在对村民进行培训。2014年,村委办起了创客中心,免费为渔民提供电脑,开展电商培训。目前,太滆村1000多户渔民中,有300户成功转身成了“创客”,成立了100多家公司,不但吸纳了全村所有的劳动力就业,还吸纳了周边及外来劳动力1000多名。

武进区雪堰镇太滆村党总支书记单小兵介绍:“我们农村电商发展,困难还是有的,一个是物流,因为农村产品销售到城市,距离比较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还有一个呢,主要是农村产品一个简单的加工基地,加工场所比较缺乏。”

推进农业“互联网+”工程,是今年市农委重点实施的“十大工程”之一。这天上午九点半,市农委主任陈志良来到太滆村了解农村电商发展情况。陈志良告诉村民:“今年我们农委牵头,与团市委、常州大学,特别是常州大学商学院来合作培训农民。这些你们都不用付钱,钱都是我们农委财政预算安排的,你们可以积极报名。”

今年,市农委将着力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在全市加快培育“一村一品一店”示范点,建成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市30%以上的农产品,力争实现上网营销,当年网络营销额达20亿元。

围绕“互联网+”,我市着重在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四个环节提升信息化水平。利用物联网技术,金坛稻麦科技示范中心的新技术推广服务更加便捷,在稻麦田间管理阶段,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查看作物生长情况。

金坛稻麦科技示范中心工作人员段云辉介绍:“通过我们的物联网监控系统,我们可以实时了解田间包括土壤的一些情况,包括地温、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过数据明细地表现出来,为我们后期的管理提供一些依据。”

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今年1-5月,常州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1.75万亩、新建改造标准化鱼池3300亩,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43.3%和82.5%。新增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分别为1.05万亩,5900万亩。

全市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额245亿元,同比增幅7.5%,带动农户127万户,同比增长4.55%。

在溧阳曹山这片6000亩的山地上,种植了杨梅、油桃、葡萄、火龙果、樱桃等农产品,不过,这家农业开发企业的主要营收来源,却是园区的门票销售。

在杨梅采摘区内,这几天到处是前来采摘的外地游客。游客介绍:“各方面感觉都挺好的,我们带小孩也去草莓节、杨梅节都去看看的,小孩也蛮高兴的。”

将农业生产、经营与观光度假等旅游活动有机结合,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常州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溧阳的这家农庄如今已经升级成为生态旅游景区,在3个月的时间里,在门票收入就超过10万元。

溧阳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王玮介绍:“通过门票与我产品的采摘相结合,我就举个例子,我们去年的油桃是通过市场销售的,但是我们今年的油桃,光是游客采摘都是不够。”

目前,市农委正依托常州规模特色农业,加快打造一批精品休闲农业景点,推出一批精品线路和节庆活动,推动休闲农业提档升级。

市农委主任陈志良介绍:“我们想下一步重点要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围绕转方式、强基础这样一个主线,尤其是从我们生产的角度来走“三精、三品”这样一个路子,所谓“三精”,我们要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目的来延伸它的产业链,提升它的价值链,第二个,我们是要精美的呈现,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文化的创意来包装好,宣传好我们的产品,从而来高起点来定位,来抢占更大的市场,第三个就是精到的创意,我们始终认为,现在的农业发展,应该把文化创意的思想结合起来,来策划发展的模式,活动的方式,使得我们的发展能够走“三品”的路子,也就是以品质为根本,以品味动人心,以品牌来塑形象。”

“十三五”期间,市农委将力争通过提升农业设施化、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绿色化水平,将常州打造成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示范区、都市农业融合发展的样板区、农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先行区。

到2020年,全市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68%,高效设施农业、高效渔业比重分别超过22%和38%,农机化水平达到90%;

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2:1,建成8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园区,发展120家以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未来五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以上,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0%。全市食用农产品“三品”比重超过90%,基本实现农业生产生态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感言:以往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农业一直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如今,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和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的理念,将特色产业、山水资源、田园风光、农耕文化集于一体的常州农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越来越多的市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