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

来源:常州晚报 2016/7/14 发布时间:2020-09-22 浏览量:15

现实生活里逢大雨必积水,地下管网迷乱如麻,城市管道反复开挖,已成为很多城市“成长中的烦恼”。所有这些发生在路面上的问题,其实症结就藏于地下——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日常维护出了问题。

7月13日获悉,从去年7月起,我市正式启动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由市规划局牵头负责实施。到今年3月底,已查明8类管线1.6万多公里,基本摸清市区地下管线“家底”。今年4月15日,“常州市区地下管线普查工程”成果通过专家验收。

普查同时还建立和完善了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未来地下管线将变得可视、可管、可控。还创新性地在一次普查中兼顾了综合管线管理与专业管线管理两种需求,这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也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

绘地下迷宫

“把脉问诊”,加快疏通“城市血脉”

生活中,你可能有类似的烦心事:比如晴天,“拉链马路”挖了填、填了挖,尘土飞扬不说,偶尔还会挖断管线造成停水、停气;比如雨天,排水不畅、门口“看海”的场景屡屡可见;做地下工程,由于管线“跑冒滴漏”、资料不全,甚至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城市规划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管线及附属设施,纵横交错遍布各个角落,涉及百姓生活方方面面。如果不把情况摸清,维护不好,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市测绘院副院长潘伯鸣介绍,1999年,在全国范围内,我市较早开展了一次地下管线的普查,探测了总长1600公里的管线情况。十多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拓展,地下管线数量也在迅速增长,随着大量管线迁改、淤塞、老化,一些管网设计也渐渐无法符合生产、生活要求,加上近年来的海绵城市、地下管廊等建设,地下空间的管理越来越重要。所以必须进行管线普查,以查清管线现状,保障城市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201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2014年12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地下管线普查等要求,并进行了详细的部署。2014年11月14日常州市政府颁发了《常州市市区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三大任务,即:地下管线普查,建立和完善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完成地下管线综合规划。

查明8类管线共16000多公里

我市的地下管线普查分为3个板块:主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前的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范围)、武进区、新北区,总长约16000多公里,覆盖范围900多平方公里。普查管线的种类包含:给水、排水、燃气、信息(含广播电视)、电力管线(含路灯)、工业管线、热力管线、不明管线8种。

来自市测绘院的工作人员身穿黄马甲,站在马路上逐一打开窨井盖,利用仪器仔细观察、测量管线,从去年7月份到今年年初,这样的工作场景在我市随处可见。

市测绘院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普查全面摸清了8类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坐标、标高、走向、管径、管材、建设年代和权属单位。对于一些非金属管线的探测,还使用了最新的探地雷达技术。部分新建管道采用管道检测机器人进入地下管道展开扫描摄像。

除了采集信息,管线权属单位同时也对城市燃气、照明设施、自来水、雨污水等管线的事故隐患进行了排查,对部分不符合要求的管线进行了改造。

比如,港华燃气制订了到2017年底全部完成危旧铸铁管改造的计划,结合小区整治和道路修缮的机会,对长约320公里的危旧铸铁管进行了更换改造。今年年还将分三批完成剩余的37公里改造任务。目前,关河路、会馆浜路、长江路、青云坊、麻巷、大庙弄、光华路、永宁北路、浦前路等已于4月底完成了改造,怀德路、劳动西路、勤业路等项目也已陆续开工。

一次普查,同时满足两种需求

普查还创新地实现了“一次普查,满足两种需求”,极大节约了城市管理成本。

过去,管线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监管等职能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缺乏或不遵守统一规划,管道维护各行其是。为此,规划部门通过与建设局、经信委及各管线权属单位反复沟通,在进行综合管线普查的同时,充分挖掘管线权属单位需求,兼顾国家地下管线普查需求和管线权属单位需求,采集国家规定的综合管线普查属性的同时,也采集专业管线权属单位的特有属性,最后通过数据处理,既满足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又满足管线权属单位专业管线信息系统的需求,大大节省了管线探测的投资。

为了使管线普查的成果惠及管线规划、建设、施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市规划局高度重视地下管线的动态更新和数据共享。继2013年7月,常州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常州市市区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办法》后,2016年4月12日常州市政府办公室又出台了《常州市市区地下管线数据动态更新与共享管理规定》,规范了地下管线竣工及数据动态更新以及共享的管理制度,保障了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及时更新和共享。作为本次普查的重要成果之一,市自来水、照明、燃气、排水等单位已经先后与市测绘院等单位建立了管线竣工动态更新机制。

建信息系统

轻点鼠标,动态更新“数字管家”

鼠标轻轻点一点屏幕,无论是污水还是雨水、电信或者是燃气、自来水或是供电管线,很快将立体呈现,一清二楚。近日,记者在市测绘院看到,借助三维可视技术,透视地下的一管一线,不差毫厘。

这就是市规划局建立的统一数据标准、统一管线信息的系统平台,系统平台将最终实现实时录入更新、动态管理,为地下管线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和维护提供资料和决策支持。

目前,自来水、路灯、燃气、雨污水已经建立起动态更新制度,特别是覆土前的裸点跟测制度的建立,这一项创举将极大地方便施工单位,为他们提供实用、有效信息。

同时,常州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还与“智慧常州时空信息云平台”做到了无缝对接,实现了两个平台间数据的无缝调取和对接。未来,要查看一个地段有哪些地下管线,不必去现场,坐在办公室里轻点鼠标就可做到。

编综合规划

五年计划,改造老旧地下管线

日前,《常州市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编制启动,规划范围覆盖原常州市区1862平方公里,重点为中心城区,约700平方公里。

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以及《江苏省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编制导则》进行编制。

内容主要包括:对地下管线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对城市供水、排水(雨、污水)、燃气、供电、信息、供热等专业管线的规模预测、系统布局等作研究调整;梳理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管线)通道,按照安全间距要求进行整合归并;合理布局管廊位置及走向,提出示范工程建议并探讨综合管廊建设、投资、运行模式;对城市老旧管线、架空杆线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现状管(杆)线将制定5年改造计划;统筹城市各种地下管线,对城市重要节点、重点区域等给出管线综合规划示例。

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将于今年8月完成初步成果,9月份组织专家评审,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