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曾在央视一套热播的《热血军旗》荣获中国电视剧最高奖“飞天奖”,该剧大部分内景在常州西太湖影视产业基地摄制。
令人关注的是,2年前,西太湖影视基地还是一个工厂,效益不佳,前景看淡,且厂区建设容积率仅0.34,土地利用效益低下,武进国土部门将该厂收购、腾空、收储后,改造成新兴的影视产业基地。改造后的厂区,街边林立的欧式建筑仿佛定格在民国的旧时光,一间巨大的车间也变身全国最大的摄影棚,达1.8万平方米。影视基地开园不到2年,已累计接待了近百个剧组,《热血军旗》《繁星四月》《灭罪师》《追踪者》《天津1928》《心理罪2》《最后的武林》等一批影视作品,有些已在央视及各大卫视、主流视频网站热播。
在常州,像这样通过低效改造从而让土地焕发活力的,西太湖影视基地并非个案。
从常州市国土局了解到,通过改革和创新土地出让方式、创新土地违规使用及低效使用控制、开展对低效用地再开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低效用地再开发相结合等方式,常州走出了一条节约集约土地利用新路,以税控地、工业用地出让方式改革、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等经验在全国广泛推广。常州规划,从去年起到2020年,再开发用地将新增4.24万亩。
2009年以前,常州因“铁本事件”等土地违规问题较多被国土部约谈。痛定思痛,为摸清全市违规用地、低效用地底数,从2000年开始,常州先后投入1900多万元,在全市开展了工业用地详细调查、分析,建立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同时,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巡查,遏制土地违规使用或低效使用。针对企业闲置或低效用地很难被发现这一普遍性问题,2012年,常州在全国首创“以税控地”,国土、地税合作,从征税环节破解了这一全国性难题。仅2016年,全市就清理出企业“僵尸土地”81宗,面积3993亩,其中半数被国土部门收回。比如,常州瑞宇电器占用的149.2亩工业用地,2年未用,被收回后重新出让。
对于低效产业用地,常州在武进区开展再开发试点,除了“收回重供”外,因地制宜地进行“退二进三”“腾笼换鸟”“旧城更新”“增资技改”等多种开发再利用模式。其中,“退二进三”就是通过改变原有土地用途,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为商服、旅游、文化等新产业用地,西太湖影视产业基地就是典型案例。2015年,西太湖影视基地前身常州减速机总厂,当年销售5100万元,账面亏损近3000万元,改造成新兴的影视基地后,立竿见影,第二年就实现销售9亿元,税收近4亿元。同样,去年8月开始,将天宁区东货场片区开发成“北影阳光影视城”。
常州还创新了工业用地方式。以往工业用地使用权出让年限规定为50年,既加重了企业初始用地成本,也降低了用地效率。常州国土部门在钟楼区试点工业用地出让方式改革,采取直接租赁、弹性出让、先租后让等3种方式进行供地,取得一定成效。比如,省重点项目中兴能源云计算基地通过先租后让使用土地,前期土地成本比同区域最高50年期出让下降近80%;长丰模具、业盛纺织等弹性出让项目,前期土地成本则下降12%左右。去年8月开始,常州工业用地出让方式改革全面展开。
通过一系列创新,常州土地产出比明显提升。常州国土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至去年底,常州建设用地地均GDP上升至32.35万元/亩,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38万元/亩。
常州国土局副局长余立新表示,土地“再利用”对常州意义重大。他介绍,常州人均耕地偏少,不足0.5亩,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更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根据建设用地规划,到“十三五”末,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控制在27.7%,但去年已经达到27%,可利用空间有限。“正是得益于再利用挖潜,常州土地供应中,存量与增量之比从1:4提高到现在的1:2,也就是新增建设用地一半来自土地再开发利用,从而弥补了建设用地不足。”余立新说。
如今,常州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走在了全国前列。2016年,常州被国土部授予“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此前,曾连续3年成为“双保工程”成效显著单位,全国罕见。在今年初举行的全国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研讨会上,常州作为先进典型向全国介绍了经验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