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的“稳”和“进”,离不开金融资本的“助”和“推”。企业负债经营,利用资本“点金术”做大做强,是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之一,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成为发展的杠杆;反之,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
据了解,2017年常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1%,同比下降了约0.4个百分点。市金融办日前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常州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859.2亿元,同比下降了2.99%;各项贷款余额6717.99亿元,比年初增长10.47%,与常州的GDP增速(8.1%)和CPI增速(1.9%)之和基本相当。
直接融资比重偏低
企业债务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在未来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经济责任,一般包括因战略性发展需要而筹措的长期债务、因短期资金不足而借入的短期借款以及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应付项目。目前从宏观看,外需疲软,内需不足,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导致企业负债螺旋上升;从微观看,在过去以投资为主导的增长战略下,公用事业、运输、房地产和建筑业等行业发展较快,企业债务也集中在这些行业。短期风险主要集中在企业的刚性债务兑付与这些行业日趋下降的盈利能力之间的矛盾。
市金融办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从企业负债结构来看,目前常州一些企业存在贷款依赖偏高、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偏低的问题,2017年常州新增社会融资总量859.2亿元,其中新增银行各项贷款638.09亿元,占比74%。从企业负债来源看,由于常州非银金融机构发展不够充分,企业更多的是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但是,当一个地区进入经济发展上行阶段,较银行信贷等传统间接融资而言,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就变得更大一些,对高技术产业和中小规模企业的支撑力度也更强一些。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一般而言,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往往孕育在中小企业当中,但风险的不确定性导致这些企业难以获得资金的支持,而债券、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以及私募等直接融资渠道,可为这些企业提供一套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机制。因此,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能够为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
服务企业实实在在
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把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首要任务,“降成本”也是相关主管部门首要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加快兼并重组、僵尸企业出清、过剩产能化解、清费降税等多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来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推动资本向高效生产者转移,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增强企业债务清偿能力;要通过资本市场改革,推进债券市场规范发展,完善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建设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协调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要加快制度创新,推进制度变迁,形成制度和风险之间的良好匹配,避免风险累积和集聚。
近年来,常州金融业积极应对新常态下的新挑战、新机遇,一方面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加大金融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积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及时管控和化解政府和企业债务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目前来看,在短期和中期内,企业债务问题不太可能导致系统性危机。同时,为了遏制企业债务引起的行业风险及维护金融稳定,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市金融办副主任管华说。
首先,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大直接融资比例,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常州鼓励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发行各类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直接融资占比明显提高。2017年,全市新增各类企业债券发行额突破453.9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新增83.26亿元。非金融企业新增直接融资占新增社会融资规模比重达36.14%,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达15.21%,同比分别提高7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
其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多元化金融需求。去年常州建立了企业征信平台和常州市金融服务平台,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消除金融机构与企业的信息壁垒,征信平台14个月出具征信报告1.4万次,企业用自身的信用价值提升了融资获得率,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去年常州23家银行推出了58个金融创新运用产品,累计新增信贷金额277.38亿元,大部分创新产品利率在基准或者上浮不超过20%,减费让利合计近13.21亿元。常州研发的“工会创新创业贷”“三板贷”等适合科技型、小微型企业需求的新型信贷产品,为创新型先进制造业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实现精准“滴灌”。
第三,建立有效金融风险防控体系,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为帮助部分生产经营正常、有订单、讲信用的企业解决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避免由于企业联保互保引发不良贷款扩散风险,市政府出台了《应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立3亿元应急专项资金,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转贷资金支持。为提高企业受惠面,2015年9月,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企业转续贷方式创新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广“周转融”及其他转续贷创新模式,将转续贷工作纳入银行机构年底考核,有效缓解企业还贷压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17年,全市2247家企业使用了515亿元便利转贷,其中运用政府转贷资金的“周转融”业务合作机构28家,当年为714家企业开展业务1018笔、金额161.53亿元。
近几年常州还开展“担保圈”破圈解链专项行动,累计对119户企业签订联合授信框架协议,30余户企业的授信风险明显好转,多家“担保圈”核心企业资金链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对于已出现资金链风险苗头的企业,由市、区两级政府牵头召开风险协调会,持续跟踪,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尽快补齐有关短板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入、 防范化解企业债务风险,需多方共同努力。
江苏华东律师事务所主任鞠明律师认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应树立融资风险防范意识,切实做到“举债适度,结构合理,风险可控,留有余地”。同时,要完善投融资决策机制,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应对方案。
常州高质量发展,必须尽快补齐有关短板,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市金融办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引导企业建立风险意识,积极运用资本市场,拓宽各类融资渠道,继续把债务控制在合理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提供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政府部门将建立更加规范的风险防范体系,为企业优质高效发展营造稳定的金融生态环境,助推常州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