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在江苏上上电缆集团铝杆加工车间,两条连铸连轧铝锭加工生产线平稳运转,一卷卷环状铝杆排列整齐,车间内窗明几净、整洁有序。这是上上电缆今年初投入400多万元的“煤改气”项目,既减少了能耗,又提升了作业环境。
在电能ERP系统总控室的屏幕上,全公司251个重要用能点位的数据一目了然。自从2011年在行业内率先导入电能ERP系统,全厂实现了电能在线实时监控,可及时掌握监管高能耗设备的瞬时消耗趋势,以便科学合理用电,既降低了能耗,也节约了用电成本。据统计,去年上上实现销售161亿元,产值174亿元,万元产值能耗16.02千克标煤,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在中国线缆行业最具竞争力排名第一、世界线缆行业企业规模排名第七的上上电缆,产品覆盖新能源、输配电、轨道交通等八大领域。企业近年来加大对清洁能源利用、环境污染防治和循环利用工程的投入,投资1.6亿元建设的总装机容量20.37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2017年实现光伏发电量约2194.7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439吨;投入上千万元实施了“煤改气”锅炉清洁生产、大气和水污染防治等项目,所有废气排放均满足国家标准中的最高等级要求,生产用水全部采用循环冷却水,实现工业污水“零排放”。生产中产生的一般工业固废,均委托无锡江丰资源再生公司回收利用,废矿物油等危险固废由溧阳中材环保有限公司集中处理。通过几年努力,上上电缆获得了“十二五节能减排先进单位”“江苏省节水型企业”等多项荣誉。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装备制造业一直是常州发展的根基。常州曾以“工业明星城市”享誉全国,是国内轨道交通、输变电、光伏、汽车及零部件、农机、工程机械等重要产业基地。2017年,常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23万亿元,装备制造业占比40%左右。每年,常州安排6亿元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购置设备、实施智能制造“机器换人”、开展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研发。截至2017年底,常州政策扶持企业购置设备项目超过2000个,间接拉动生产装备投入近700亿元;累计扶持“机器换人”示范项目147个、市首台(套)认定及示范应用256只,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智能制造水平。同时,常州还探索建立了服务商+应用企业、科研院校、资本等“1+N”协同运作模式,完善智能制造体系,集聚高端数控机床、智能纺机、国内机器人、传感器等产业,形成了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常州生产设备自动化率达58.75%,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39.5%。
上上电缆集团董事长表示,环保是立企根本,环保的责任决定企业的高度,上上电缆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既要当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更要争做环境治理的“先行者”,真正成为绿色生产、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近年来,常州始终把加快发展产业链作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装备制造业通过优化升级已成为优势产业。但是,生产制造中仍有一定污染物产生。常州在防治工业污染、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中,主要采取了四大举措:
一是环境准入。建立健全空间、总量和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扎紧污染物管控的“篱笆”,努力做到不欠新账、不留后患。通过实施有保有压的污染物总量替代削减、完善重污染行业环境准入条件、强化环评审批综合要求等措施,破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把有限的环境、空间、政策资源留给绿色、高质量项目,让优质项目早日落地,增强永续发展能力。同时,加快编制全市“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优化经济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指南。
二是污染减排。通过燃煤锅炉窑炉整治、热电联产整合等措施,改进能源结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引导企业清洁能源替代;扎实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推广使用低(无)挥发性有机物的清洁原料或涂料替代工程;建立清洁生产企业清单和清洁化工艺改造清单,全面推进清洁化改造;全面推行工业集聚区企业废水和水污染物纳管总量双控制度,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三是环保经济。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把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纳入征信系统,通过金融手段引导和激励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引导作用,优先采购和使用环境标志产品,优先选择环境行为较好的供应商,促使产品制造企业调整生产和技术结构,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
四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依法有序推进排污许可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全面排查与达标排放行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维护市场秩序和环境秩序,为环境守法企业营造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