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成立26周年的常州国家高新区,成为外资纷至沓来争相落户的投资热土。截至目前,共有30多家世界五百强公司在此落户,全区累计协议注册外资190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08亿美元,单体项目平均投资规模突破了1100万美元,累计引进协议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04个。
常州高新区正以铿锵有力的坚实脚步、更加开放的胸襟,全力构建高质量、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新局面,坚持开放引领,努力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区。
开放引领,跻身全省国家级高新区“前三强”
常州高新区,曾经是龙城北部一片河汊交错的郊野;如今,这里已经崛起成为一座国际化现代化新城。
作为全国首批52个高新区之一,常州高新区始终将开放型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抓外资、扩外贸、促外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的方向转型,担当起全市对外开放的“主窗口”和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该区以仅占全市12%的土地,集聚了全市1/3的外资企业、近1/3的外贸企业和2/3的常驻外籍人士,创造了全市1/3的到账外资和1/3的外贸进出口总额。2017年位列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第25位,成功跻身全省国家级高新区“前三强”。
全球最大的铝轧制品生产企业诺贝丽斯,早在2012年就在常州高新区投资1.48亿美元,建设了在中国的首家汽车专用铝板生产厂。随着订单的增加、产能的饱和,公司决定增资建设新项目,并且从签订投资协议到开工建设仅用了4个月时间。2015年以来,德国蒂森克虏伯、特雷克斯等130多家企业增资,增资扩股占到账外资的1/3。
今年,尽管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外商在常州高新区的热度依然不减,在9·28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上,总投资2.18亿美元的诺贝丽斯新项目开工,欧洲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启动,中瑞(常州)国际合作产业园揭牌……常州高新区共签约引进优质项目53个,总投资超250亿元。截至9月底,全区共引进优质项目108个,累计总投资535.7亿元,其中总投资超亿元或超千万美元产业项目65个,累计总投资405.3亿元。
同时,聚焦“两特三新”产业,以产业高端化、特色化、绿色化、国际化为导向,常州高新区集聚了一大批国际小巨人项目。比如,德资企业埃德里希金属成型技术(常州)有限公司,生产汽车转向系统和悬挂系统重要零部件,不再使用铸造、锻造等高耗能方式,而使用该公司自己设计制造的精密模具进行冲压加工,在保持相同性能的前提下拥有重量轻、能耗低等优点。作为全球领先的传感、电子保护、控制和电源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森萨塔科技自2004年落户常州高新区以来,从一个员工不足200人、产值千万美元、产品单一的小型制造工厂,发展成拥有两家全资子公司,员工超过3300名、高级技术人员近400名、年产值突破45亿元,成为传感器大型制造基地,更是森萨塔集团在亚太的核心基地。
另外,自2011年以来,该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均超百亿美元,进出口、出口、进口三项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不仅引进来,而且走出去,该区已累计批准境外投资项目132个,中方协议投资12.3亿美元,天合光能不仅在境外投资项目个数多而且规模大,共有12个项目,累计中方协议投资超5亿美元。
协同作战,高水平推进“五个国际化”
如何构建高质量、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局面,为全市建设高质量工业明星城市作出高新贡献?
新时代新起点,常州高新区凝聚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磅礴力量,以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高水平推进五个“国际化”,即企业国际化、产业国际化、园区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务实开展“六大工程”,即利用外资提质增效、对外贸易优进优出、跨境资本融合发展、专题园区提档升级、枢纽经济能级提升、营商环境优化引领。
为此,该区上下将协同作战,瞄准全区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需求和全球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精心编制产业招商“全球路线图”,精准推进产业链招商,并聚焦中瑞(常州)产业园等国际化合作园区建设,加速集聚德国、瑞士、意大利欧洲国家优质产业项目,大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演进、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同时,前移招商阵地,强化源头攻坚,与国外商会、产业协会和咨询机构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专业化、精准化水平。同时,将坚持引资、引技等同步推进,锁定全球行业细分、微分隐形冠军,开展精准招商。
在城市国际化方面,常州高新区不仅将分阶段、有侧重地打造城市标志性新空间,着力塑造国际一流的城市品质,增强人居环境的吸引力,还将加快建设口岸快速通道,坚持把综合港务区作为高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融入“一带一路”的桥头堡,推进“三港一区”特色发展。常州港与海、江、河口岸全方位对接,力争开通更多直航航线和航班,促进外贸回流,确立外贸中转港和始发港地位;奔牛铁路及运河港将结合铁路货场资源的整合,规划建设电商物流、仓储分销、智慧配送等功能区;常州航空港将大力发展国际国内航空快递集散、国际中转、航空冷链等高端物流;综合保税区积极申报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并同步进行改造升级,腾出宝贵的空间资源,用于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凭高望远,到2020年建成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区
新时代对外开放面临新挑战。市委书记汪泉说:“改革开放40年历程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过去我们的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未来发展更需要依靠对外开放。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必须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坚定不移推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更好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高质量引进外资为重点,积极推动资本、商品、技术等流动。”他要求,常州高新区要在扩大对外开放上作出示范、走在前列。要深入实施开放合作战略,进一步强化外资外贸工作统筹推进力度,创新招商体制机制,提升专业招商、产业招商、效益招商水平,全力突破一批龙头型、领军型产业项目和税收贡献大、进出口体量大、资源消耗少的重点外资外贸项目,进一步提升外资外贸工作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全省开发区中的地位。
争先、领先、率先,是流淌在高新区血液中的根本基因。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斌表示,高新区是全市对外开放的主阵地和强引擎,必须在思想认识上更深一层、在行动实践上更快一步、在标准要求上更严一分、在落实成效上更优一筹,为全市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全省开发区中勇当先锋,在全国高新区中奋力攀登。
常州高新区于今年8月底正式启动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明确提出到2020年的目标,即力争全区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量稳质升,“两特三新”外资重特大项目招引取得新突破,开放平台和载体建设跃上新台阶,进一步提高全区开放型经济在全市的贡献份额,确保开放型经济在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地位,综合实力进入国家级高新区前20强。3年内,利用外资量质提升,争取累计新增到账外资24亿美元以上,新增高质量外资项目150个;对外贸易稳步增长,3年内培育出口额超5亿元企业20家以上,进口额超5亿元企业15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