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来源:常州日报 2018/11/4 发布时间:2020-09-22 浏览量:14

10月30日,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标准化试点,在常州经开区正式启动。

“标准化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轨道交通产业园此次获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对我们来说是个重大机遇。”在现场,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管委会主任赖岩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9月初,国家标准委、工信部批准38家单位开展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工作。其中,江苏省共6个项目获批,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业(轨道交通装备)成为常州市唯一入选项目。

轨道交通产业是常州市十大产业链之首,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于2007年被国家商务部、科技部联合认定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2009年被江苏省发改委确定为“江苏省轨道交通特色产业基地”,2012年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体系成熟。赖岩松介绍,此次获批标准化试点项目,是将常州制造向全国推广的大好机会,对常州创建工业明星城市也有重要意义。他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得知国家将批准试点时,园区考虑到自身多年的积淀,决定进行申报,“我们当时有五成把握,就准备冲一冲,毕竟这是能引领工业产业发展的大事。”他表示,开展试点后,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将根据要求,建立相关标准化规章制度,并依托轨道园区内的骨干企业,积极开展标准的研制,建立内燃机车及其柴油机、转向架等重要部件的标准体系,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形成人人标准化的园区标准氛围,为轨道园区内企业的国际化并占领国际内燃机车市场奠定标准基础。

近年来,常州经开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迅速。目前,经开区轨道产业已拥有戚机公司、戚研所等一批龙头企业,集聚了博瑞、安凯特等200多家轨道交通配套企业。主要业务涵盖内燃机车整车制造、牵引传动、制动转向等各大领域,产品达2500余种,基本实现全产业链配套。

轨道交通产业的迅猛发展,是常州经开区成立3年来工业产业持续向好的缩影。经开区成立3年来,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实现百亿级增长,分别增长了146亿元、137亿元、4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等7项指标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发展势头始终强劲。今年上半年,经开区规模工业总产值达995亿元,增幅11.4%;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增幅11.3%。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5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列全市第一。

既有顶天立地,又有铺天盖地。纵观经开区数千家工业企业,既有中天钢铁、今创集团、江南集团这样的产销破百亿元巨头,又有一大批特而精掌握关键技术的新型创新企业,逐渐成为行业中坚。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掌握了高铁列车齿轮传动系统设计、仿真技术和多目标总体设计优化配置技术,荣获我国工业最高荣誉“中国工业大奖”;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攻克了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换流阀故障穿越等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据统计,目前经开区创新产业集群效应已经显现,形成了轨道交通、新材料、智能电力装备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突破3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6%。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全市第一,开发区博士后工作站连续4年全市考核第一,有力地促进了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

“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塑造高质量工业明星城市。对此,经开区责无旁贷。”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顾伟国表示,先进地区绿色发展、转型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经开区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不够。未来,经开区将以建设高质量工业明星城市为指引,坚持把绿色理念融入产业发展,狠抓产业转型,促进结构调整,全力打好资源效益“绿色牌”,走好产业发展“绿色路”,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