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常州录安洲长江码头开启直航日本首条集装箱班轮,这是常州确立“以港兴市”战略目标以来的重要一步,也将成为常州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支点。
据悉,此班轮班期为每周一班,每周六下午靠泊,每周日上午离泊。班轮直达日本大阪、神户、东京、横滨、名古屋等五个基本港。
从大力建设到推动发展,常州港渐行渐强
上世纪90年代,常州市提出“以港兴市、连江通海、三区一线、再造常州”的发展战略,建设长江万吨级码头的历史由此拉开序幕。
1997年12月,常州长江港口万吨级通用泊位建成投用;2001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同年12月建成常州港石化码头。
截至2016年底,全港共有生产性码头泊位35个,形成综合通过能力3094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16万标箱。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0个,通过能力2190万吨。
“十二五”期间,常州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5409万吨,较“十一五”增长70%,其中外贸吞吐量228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83.6万标箱,较“十一五”分别增长82%、245%。
从“喂给”它港到开启直航,常州港驶上快车道
近年来,常州对日经贸关系发展密切,双方贸易额逐年攀升。今年1-3月,全市对日进出口总额7.7亿元,同比增长12.8%。
此次运营班轮的太仓港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冰说,首航共运载集装箱108箱,数量比前年南京首航时多出了4成,可见常州市场货源充足。其实早在3年前,市交通运输部门就确立了开通近洋航线的战略目标。市交通产业集团总经理、常州录安洲长江码头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伟介绍,全市对日贸易情况数据显示:每月有大约4000箱日本流向货源,货源结构包括PTA、光伏、摩托车、自行车、服装等。但是,大部分货源采用常州驳船支线方式,衔接上海港或太仓港大船,然后换装出口日本,或选择公路运输至上海港或太仓港出口。
录安洲长江码头常务副总秦文革坦言,不仅是日本航线,整个常州地区每年有近100万集装箱量,其中仅有25%从常州港出发。
这种“喂给”大港的模式,是企业之痛,也是港口之痛。
因此日本航线的开通,对货物回流、打开常州口岸知名度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无论从服务常州外向型经济,还是增强常州对周边经济的辐射带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单一直航到辐射亚洲,常州港谋划更大版图
口岸是经济开放发展的第一窗口。对外直航航线可以将国外的东西直接引进来,增加本地供货货源品种和数量,同时本地的产品也可以直接出口到国外,一进一出就会产生新的物流需求,促进内需和扩大外贸,有效提升区域影响力,有利于构建常州对外开放新格局。
另一方面,直航可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从而吸收更加优质的要素资源,面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形成开放型经济的新增长点。秦文革测算一下,选择直航或公路运输至上海港,两种模式下,每个集装箱相差400-500元的物流成本。
据了解,常州是全省第4个开通直航日本近洋航线的城市,常州周边的镇江、江阴、扬州、泰州和靖江等港口均未开通日本直航集装箱班轮。因此,除了服务好本地外贸企业,还将进一步提升常州港集装箱业务的优势地位和集聚效应,吸引近邻城市更多的日本货源,进一步增加码头吞吐量。预计日本直航班轮第一年吞吐量可达2万标箱,至2019年可达4万标箱。
同时,日本直航班轮形成规模效应后,会带来充足箱源,结合常州本地东南亚货源流向,录安洲长江码头下一步将加快推动东南亚直航航线的开启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