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运动健康城市建设亮点频现

来源:常州日报 2017/11/21 发布时间:2020-09-21 浏览量:15

去年,江苏省政府出台《江苏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要求常州加快建设运动健康城市。11月13日,《常州市运动健康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研讨会在市行政中心举行。来自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和高校院所的近20位专家齐聚现场,为《三年行动计划》的进一步完善出谋划策。

今年3月,市体育局联合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社科联和常州大学,组建专项课题组,展开对《常州市运动健康城市建设研究》课题的重点攻关。半年多以来,课题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座谈交流、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专家研讨等方式,五易其稿,初步完成了《常州市运动健康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初稿。

《三年行动计划》初稿明确提出“六大项目”和“四大保障”,通过优化运动健康环境、提升运动健康服务、发展运动健康产业的举措,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打造国家运动健康城市的常州样本。

推进体医融合 提升健康指数

去年3月,常州建成全省首家体育医院综合门诊部,对外开放体育系统专家资源。去年底,常州奥体运动与健康促进中心、常州奥体健康服务中心又相继建成开放,一个集体质体能测试、运动能力评估、科学健身指导、疾病预防保健和运动康复医疗于一体的专业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初步建成。

今年,常州市体育、卫计等部门紧密合作,开展体育锻炼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功能研究,并选派医务人员参加了全国首届运动处方师培训班。今年10月,常州还召开了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印发了《健康常州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更高水平推进健康常州建设。此外,在市卫计委、市体育局和市文广新局的共同推动下,常州还开展实施了体育与健康指导员融合培养项目。

“在刚刚闭幕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常州在全国率先将体育与卫生医疗融合落实到实践环节,这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一大举措,对全国具有示范性。”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处方研究中心主任王正珍对常州推进实施体医融合的一系列做法表示赞许。她认为,随着运动和饮食控制、医疗健身房、慢病运动干预等技术的成熟,体医融合的成效也将更加凸显。

创新体制机制 突出常州特色

“这份《三年行动计划》既有体育味,又有健康味,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并完成了部分项目的落地执行,兼具了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让人眼前一亮。”省体育局副局长颜争鸣高度肯定了《三年行动计划》草案的内容。他说,由政府牵头,以课题引领,用社科立项的方式执行,最后落实到具体的行动计划上——常州的这套体制机制,富有创新性和灵活性,对其他城市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创新的同时,也应注重传统特色的保持,这有助于常州在运动健康城市建设中脱颖而出。”颜争鸣举例说,健身气功六字诀、阳湖拳等传统武术发源于常州,并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他们与运动健康的内涵一脉相承,在建设运动健康城市的过程中,理应得到更大的关注。

推进城乡一体 全民健康覆盖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而运动健康城市与全民健身、建设体育强国的内涵紧密相关。”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副司长高元义在讲话中提到,建设运动健康城市,常州不仅做到了先行先试,落到实处,而且在全民覆盖、城乡一体化进程上,也走在了全国前列。

2013年,常州成为江苏省首批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达标城市。遵循“城乡一体、普惠均等”的原则,常州不断建设和完善纵向延伸到自然村(居民小区)的五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目前,城乡一体的“10分钟体育健身圈”已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