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是新年上班第一天,常州高新区经发局副局长徐俊再次来到长江常州港,与港口管理部门共同商讨10万吨级泊位和无人码头建设工作。这些项目,都是常州综合港务区建设的关键性基础工程。徐俊表示,市委在十二届四次全会上对综合港务区建设作出部署后,已形成了市级统筹、市区联动、部门配合、专项推进工作格局。
常州综合港务区的迅速推进与市政协的协商建议息息相关。
去年6月,市政协十四届二次常委会议专题审议《建设综合港务区、增创发展新优势》调研报告,系统分析常州规划建设综合港务区的历史机遇和基础条件,明确提出建设综合港务区决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另辟蹊径,必须突出资源整合和功能叠加,并提出了22条对策建议。市委书记费高云参加市政协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与委员们一起交流思路、共商良策,充分肯定政协选题前瞻、调研务实,提出的建议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政协的协商建议迅速转化为全市上下推进综合港务区建设的工作动力。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对综合港务区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市政府专门成立综合港务区建设领导小组;高新区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也迅速制订了2017-2020年行动计划,启动相关规划编制和项目前期工作。
政协协商建议能够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迅速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措施,关键就在于市政协始终把围绕党政中心、服务发展大局作为履职方向和重点。市政协主席俞志平多次强调,政协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拥有政协的话语权,但是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选题不聚焦、调研不深入、建议不可行,就不能汇聚委员的真知灼见,就不能发挥政协的“智库”作用。因此,调查研究是提高政协履职能力的主抓手。他对政协调研工作提出“选题见水平、调研见功夫、价值在管用”的要求,并落实到政协每一个重点课题的调研和协商之中。
关于推进常州综合港务区建设这一课题,最初的设想是整合和完善常州交通基础设施功能,为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保障和服务。从上世纪初叶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到八十年代成为工业明星城市;从创造经济发展“苏南模式”,到实施连江通海发展战略;从运河经济时代,到铁路经济时代,再到长江经济时代——正是凭借地处沪宁中间地带这一天然禀赋的交通区位优势,常州在不同时期都能展示出辉煌。由此可见,交通功能决定了区位优势,区位优势决定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决定了城市地位。课题组在调研时感到,随着长江上众多南北通道的建成和区域高速路网的完善,常州原有的中间地带区位优势反而变成了影响城市发展的短板。造成这一不利局面的主要因素,虽然在于常州目前尚无联结长江南北的过江通道,但与全市综合交通体系不甚健全、各类港口自身功能不甚完备等,也有着密切关系。
随着调研工作的开展,视野和思路也不断拓展。课题组认为,短板往往就是发展空间,弱势也能转化为优势。从全国和全球层面看,“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纽带和平台。从省级层面看,扬子江城市群发展规划和全省跨江融合中轴崛起发展战略的交汇点就处在常州高新区。在扬子江城市群中,常州长江岸线资源利用率最高,长江常州港既有各种类型的码头群,也有与内河联结的疏江通道,既有10万吨级码头,也有直通海外的直航线。奔牛港既有铁路、公路,又有内河水路。常州空港既有国内航线,又是开放口岸。常州综合保税区有着较强的产业实力和服务能力,是全市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在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后,长江常州港、奔牛铁路及运河港、常州航空港和常州综合保税区都在高新区行政区域范围内,四者相距最远的仅仅30多公里。在全国范围内,这一优势可谓独一无二。
视野和思路的拓展,使课题调研越来越聚焦到加快建设常州综合港务区这一关键点上。综合港务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港口区,而是依托综合交通功能和多式联运优势,由物流园区、保税园区衍生而来的一种新型业态,是除自由贸易区之外贸易发展最为开放的园区类型,主导产业包括物资中转交易、航空冷链物流、跨境电商流通、市场金融贸易等。课题组认为,以高新区为主战场,以建设长江南北通道和拓展产业纵深腹地为重要前提,以整合长江常州港、奔牛铁路及运河港、常州航空港、常州综合保税区等资源为重点,使“三港一区”互联互通,不仅能够实现多式联运,为实体经济节约运输时间、降低物流成本,而且能够促进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在扬子江城市群中发挥交通功能组合优势。
课题的聚焦,引领着调查研究的不断深化,更提高了对策建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课题组明确提出,建设常州综合港务区,是一项能够释放区划调整红利、有效改变常州区位被边缘化局面、重新确立常州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增创常州发展新优势的战略性举措。建设常州综合港务区,要创新体制和机制,坚持把建设的出发点放在资源整合上,坚持把建设的主攻点放在功能叠加上,坚持把建设的落脚点放在支撑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为此,课题组与高新区、市交通局和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反复商讨,提出了22条具体对策和建议。市政协先后召开主席会议和常委会议对此进行专题协商,不断完善政协的协商建议。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综合港务区规划编制、常州港务集团成立等一系列动作,表明政协的协商建议已经落地生根,体现出人民政协在发展大局中的“智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