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心灵洗礼,一次党性升华!
今年3月份起,市委按照省委开展“党员干部大走访、两聚一高大落实”活动的部署要求,在前期组织开展基层走访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以大讨论、大走访、大转变、实干为民为主要内容的“三大一实干”活动。三大活动环环相扣、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在全市掀起实干为民的热潮,唤醒常州人血液中“事事当争第一流”的豪情。
这是一次学思践悟,一次队伍锤炼!
“三大一实干”活动中,各板块比学赶超、各部门创先争优,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干劲更加充足、作风更加务实,打造出一支有激情、重责任、敢担当、守规矩的干部队伍。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重大项目、企业上市创造历史最好成绩,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文明城市,在全省设区市中唯一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
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市1.9万多个基层党组织,29万多名党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对党的忠诚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在龙城大地上凝聚起“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常州幸福树”的强大合力。
探民情:摸准基层实情,把握群众所想
访看群众最真实的状况,倾听群众最真实的声音,体悟群众最真实的感受。“大走访”就是让广大党员干部直通群众、工作到家,从而精准施策化解矛盾,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三大一实干”动员大会后的第一个周末,市委书记费高云、市长丁纯等市领导就带头赶赴各自联系点,进社区、访居民、问企业,察实情、寻实策、办实事。“俯下身来听民声,长板凳上有真情,亲切交谈唠家常,话里行间显真章。”费高云在“民情日记”中深情地写道。
3月起,全市机关干部利用晚上或者双休日,走出“案头”、走向“田头”、走进“户头”,全程记录基层群众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诉求。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确保党员干部全覆盖、镇(街)村(居)全覆盖、各类企业全覆盖、群众家庭全覆盖。党员干部在走访中比高下、见分晓、论实绩;人民群众在交流中谈问题、诉衷肠、得实惠。
盘家底:“六问六答”明优势、找短板
“三大一实干”活动甫一启动,全市上下就积极展开大讨论,摸清常州的“家底”,明优势、找短板、思举措,以求得改革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常州从“幸福树”的土壤、根系、主干、枝叶、果实、阳光雨露等方面,设置“六问六答”,寻求增创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人才集聚、宜居环境、民生福祉和社会文明新优势的途径和方法,着力解决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
全市上下分层分类开展学习先进、专家辅导、广泛研讨、高端对话、建言献策、网晒幸福等活动,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围绕“六问六答”,召开领导干部、企业家、专家学者、“两代表一委员”等各方面座谈会或研讨会,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形式的大讨论活动1361次。常州还敞开言路,广集民智,组织开展“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常州幸福树”县处级干部调研、“我为常州发展献一计”“我们的富民金点子”等征集活动,汇集形成增创发展新优势的“智慧金矿”。
市委、市政府组织党政代表团赴深圳、杭州以及省内兄弟城市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找准差距短板,明确争先方向,厘清发展思路。
寻良策:走到基层都是办法
“坐在办公室里都是困难,走到基层都是办法。”10个月来,常州通过大走访,向企业求创新良方,向群众求富民良法,向干部求工作良计,向名士求发展良策。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6月起,武进区教育局开展“万户家庭大走访”活动,敲开群众的家门、叩开家长的“心窗”,认真寻找教学工作的“盲点”。针对收集的意见建议,全年启动了42个项目,组建13个中小学教育集团,有力提升了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
市农委组织全市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对各乡镇农技、农机、畜牧、林业等基层单位全面走访,倾听广大农户所思所想所盼,梳理形成农业产业发展转型十策、强农惠农意见十条、富农增收十法,培育选树了“丹丹梨”、芹农易卫明、常康农业等一批富民典型、脱贫案例和创业先锋。
在城镇发展方面,武进区各级干部带着“打造特色强镇”课题密集走访,形成了涵盖4大类18个项目的特色强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群众需求增设了第四类主观评价指标,从环境、安全两方面看群众满意度。服务企业方面,市政管办针对验收过程中资料不能共享、重复提交、前后顺序不能改变等痼疾,推出“竣前辅导”,协调相关部门提前进场,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办理效率,争取让企业早一天竣工、早一点产出;市工商联成立总商会综合服务中心,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并协调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联合开展“送政策进商会系列活动”,受到广大企业好评。
解难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今年冬天,西林街道张家村委近3000位居民和张家工业园1000余名企业员工明显感到,出行比往年方便了很多。这是因为51路公交车向地处偏僻的张家村委延伸了2里路,增设了西林家园站、西林科技工业园站。
在大走访活动中,街道和村委的党员干部听到不少居民对村里不通公交的抱怨,工业园内的50多家企业也纷纷反映因为交通不便而招工难。干部们把这个问题记在了纸上,也记在了心上,迅速与区发改局、市公交集团联系,协调设置站点事宜。
“走访是基础,落实是关键”,大落实是开展大走访活动的命脉所系。衡量大走访活动成效,最关键是看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各地各部门按照“领导带头办、机关马上办、群众看着办、督查催着办”要求,积极回应基层诉求。
问题办理形成闭环。对于大走访中收集到的问题,常州建立每周一上报、每月一汇总、不定期协商会办的工作制度,将全市诉求情况及时分类归并为“原始数据库”“现场答复模板库”“问题交办范例库”“疑难问题督办库”,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处理的原则,建立纵向上报与交办、横向联络与委托的交办转办督办机制。各地各部门明确专人负责,强化对接联络,确保每天有人关注问题、每个问题都有着落,尽早为群众难题画上句号。
在及时解决涉及群众和企业实际利益的个性问题、具体问题的同时,常州也着力突破一批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难题。市活动办对各地各部门上报的共性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形成了看病难看病贵、农村养老、老小区改造等33个涉及城乡居民的共性难题,以及融资难融资贵、招工难用工贵、审批程序复杂、电商企业扶持力度有待加大等23个涉及企业的共性问题。对此,市级层面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由市领导牵头包办、全程跟踪管理,解决一件、销号一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对能解决的立即解决,对需逐步解决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还将进一步研究制定计划、压实工作责任、完善问题办理,确保群众诉求得到有效回应。
窗口服务自我革命。在全市窗口服务单位开展“服务走在前,效能大提升”主题活动,在简环节优流程、务实干强服务、重公开促监督等方面下功夫、出成效。新北区针对投资建设审批手续多、周期长的问题,对工业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进行流程再造,工业项目审批时间压缩30%以上,政府投资项目压缩近40%。
转作风:机制保障服务发展常态长效
大转变以大走访为抓手,倡导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甘于奉献的作风,大力破除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鼓励比拼亮剑、担当有为。通过大走访,常州广大机关干部逐渐由“活动要求去”变为“自己主动去”,切实把大走访活动上升为深化“两学一做”、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重要载体。
以营造“亲”“清”政商关系为目标,常州探索建立“一网一号一群”(即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重点企业服务群)。在市重点企业微信群里,各大部门一把手“滴滴抢单式”比拼服务,群内企业家提出的问题均在15分钟内得到解答,答复率达100%。
走访“像种子一样在群众中生根开花”,常州固化了一批服务载体和服务品牌。建立定期回访机制,实现对重点问题和重点对象的“长走长访、常来常往”;典型推广机制,发掘“红色帮帮团”“市民茶室”“万家安”等“群众工作十法”,面向全市推广宣传;长期联系机制,发放走访联系卡,公布走访干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让群众随时“看得到、找得着、叫得应”,联系卡背面印有二维码,扫码即用,确保指尖上的服务24小时不掉线。
以实干为民为工作坐标,前进有方向、攀登有台阶。“三大一实干”活动受到群众好评。在红梅街道北环新村社区,一位居民贴出对联:“雪梅映红中国梦,紫燕衔绿幸福树。”在政府微信公众号上,有企业家留言点赞:“又踏层峰辟新天。”
走访持之以恒,干事久久为功。新时代下,常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正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用实际行动汇聚起发展为民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