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2017年,常州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改革攻坚,用改革“深刺激”“强刺激”,破除机制障碍,优化资源配置,把改革红利充分转化为发展红利。
在中央和省委改革的顶层设计框架下,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明确重点任务,落实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项改革任务加速落实,成效显现。
聚焦痛点堵点,拿出“常州方案”,蹄疾步稳展开新实践
发展进入关键期,改革进入深水区,率先破题才能赢得先机。
市委深改组大胆探索,以打造环环相扣的“改革责任链条”为核心,完善改革推进机制,加强一把手抓改革推进力度,蹄疾步稳推动各项改革。
一年来,市委提出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常州幸福树“六大行动”,其中第一个行动就是改革突破行动。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招,在各领域工作中得以充分体现;
不断健全改革推进机制,从改革方案谋划设计、提交审议,到协调推进、考核评估,逐步建立了一条相对完整、务实有效的改革“推进链”,在全省率先上线全面深化改革数字化推进系统;
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委深改组成员联系重点改革任务责任制,16名市领导、103名辖市区领导挂钩联系项目推进,争当改革带头人和领跑者;
注重用好考核“指挥棒”,高扬改革“风向标”,将深化改革工作纳入辖市区和市直部门综合绩效考核,坚持用事实说话、用成果评价,重点看办成了多少事,解决了多少问题,有效防止改革空转打滑。
全市坚持中央、省顶层设计与市、辖市区基层探索相结合,涌现出一批改革典型。新华社解码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武进模式”; “五步巡察法”、房产交易智能办税等创新案例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层实践样本,得到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的高度关注,凝聚了发展正能量。
突出主轴牵引,探索“常州路径”,释放转型发展新动能
改革,如秉轴持钧,以一持万。常州市紧紧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核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改革支撑发展的动力作用不断提升。
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项重点任务。开展“263”专项整治行动,压减水泥产能120万吨,关停化工企业285家;商品住宅去化周期保持合理区间,出台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调控举措;企业直接融资占比提高,新增上市公司12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0家;全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180亿元。
产城融合综合改革释放区域发展动能。产城融合综合改革上升为全市全面深化改革“一号工程”,19个市级试点区域积极开展差别化探索,重点板块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天宁开发区东扩迅速全面推进,钟楼开发区西进迈出实质步伐。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擦亮服务品牌。市“一办四中心”整合到位,让群众“进一个门,办所有事”,上线运行政务服务“一张网”,让企业“上一张网,不见面审批”。“3550”工作目标基本实现,武进区、常州高新区、常州经开区行政审批局挂牌运行,173家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实施改革,43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证照联办”“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推行。
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创新型城市建设29条政策出台,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体系。实施新一轮“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入库创新型领军企业51家、科技型上市培育企业282家、高新技术企业1231家。西太湖中以技术加速平台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
国资国企改革行至快车道。强化市级投融资平台债务管理,清理整顿违规融资行为,投融资平**成整合,构建起4大行业板块、7家公司的市级投融资格局。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
财税金融价格改革全面提速。完成市、区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合理界定市、区事权和支出责任。试点开展“以地控税、以税节地”税收征管新模式,提升税收征管水平。常州经开区获批省级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区。出台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和小微企业信保基金管理办法,初步建成征信服务平台,继续深化转续贷方式创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进一步放开价格管理权限,在全省设区市率先出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价格政策。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制定利用外资政策措施及开发区考评办法,深化开发区管理机制改革。推进外资项目备案管理改革,对不涉及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外资企业的设立和变更实施快速备案823件,电子口岸初步实现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基础平台功能。
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全面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加快推动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孟河、雪堰、社渚等镇被列入第二批省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市农民合作社达3171家。
武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打响品牌。武进区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任务通过验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实现突破性进展,在全国实现“七个率先”,完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1434亩,交易总额4.45亿元,诞生了全国首家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作为募投项目用地的A股上市公司、全国首家取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外资企业。
坚持民生导向,汇聚“常州温度”,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
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向往,眼睛向下、脚步向前,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办好百姓关心的“关键小事”。市委深改组会议多次聚焦部署民生领域改革。
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出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学前教育综合改革等若干实施意见,武进“区管校用”管理体制改革向全省推广。深化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有效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看病就医趋于方便。建成一批区域型、共建型、紧密型医联体,溧阳市与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全面开展“院府合作”。做优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75%。全市民营机构占医疗机构总数比例上升至34%,逐步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实施总额控制下的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市78家医院开通跨省联网结算,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异地就医参保人员“跑腿”“垫支”成为历史。公立医院、高校及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社会综合治理创新实践。在全省设区市中唯一蝉联“长安杯”。推进警务机制和警务实战化改革,“机关实战”“县分局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和加强派出所工作”加快推进,建设应用24小时支撑基层实战服务区。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文化体制改革聚力文化惠民。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开创“出戏、出人、出效益”新局面。建成536个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创成全国首批全域文明城市。文化科技、文化金融加快发展,媒体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成效得到文化部肯定。
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层层压实。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迈出实质步伐,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改革试点成效显著,环评手续办理时间缩短70%。全市乡镇水利站基本实现条线垂直管理,海绵城市建设初显成效,示范区建成雨水综合管控体系。建成市、县、镇、村四级河长体系,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
强化制度建设,彰显“常州决心”,保障能力实现新提升
打铁必须自身硬。常州市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推进民主法制、司法体制、党的建设、纪检体制等领域改革,不断提升党领导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常州幸福树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有序协调推进。有效行使地方立法权,出台《天目湖保护条例》《电梯安全管理条例》。落实关于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的实施意见。实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十百千”工程,建立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席会议,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形成溧阳“百议堂”、天宁“和谐促进会”等社区治理模式。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加快改革。
司法体制改革守护公平正义。市及辖市、区两级普遍建立党委、政府法律顾问团制度。推进以员额制改革为核心的人员分类管理,完成全市第二批法官、检察官入额遴选,强化员额法官、检察官独立办案权。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检察院公益诉讼改革试点经验全国推广。
党的建设领域改革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健全全方位选贤任能的干部工作体系,启动青年干部选拔培养“接力100”计划,出台激励干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容错纠错机制。构建“谁提名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监督谁负责”的责任追究机制。夯实农村、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国有企业等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实施人才新政2.0版,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资助。
纪律检查体制制度之笼越织越密。强化专责监督、推动“两个责任”落实,党委(党组)书记运用“第一种形态”,及时对下一级“一把手”进行工作约谈。完成对78家市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机构全覆盖。市、区两级各开展两轮以上巡察,巡视利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全面推开,监察委挂牌成立。
改革如潮,风帆高悬。面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呼唤,市委深改组正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担当,向新的“腊子口”“娄山关”进军,力争以新突破、新进展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