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4日-5月23日,省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常州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环保督察,10月29日正式向常州市反馈了督察意见。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督查整改工作,及时制定并上报《常州市贯彻落实省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督查反馈意见整改方案》(以下简称《整改方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明确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整改方案》和责任分工,坚决认真抓好整改落实。
《整改方案》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推动常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做出更大贡献。到2020年,全面完成“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全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47微克/立方米,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2%;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51.5%以上,省考核水功能区达标率82%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地下水质量保持稳定;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总氮排放总量较2015年分别削减17.91%、21.34%、21.51%和20.14%,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排放总量均削减20%;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不低于21%,森林覆盖率不低于26%。
对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提出的4大方面问题,分解成56个具体问题,依据《整改方案》制定问题整改措施清单,逐项明确了责任单位、整改时限、整改目标、整改措施,做到可操作、可检查、可评估。制订出台《常州市省级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销号工作办法(试行)》,明确省级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销号分工、程序和要求,确保在规定时限内整改到位。
在坚决完成问题整改的同时,制定了6个方面强化措施,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和省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刻认识督察整改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坚决扛起督察整改的政治责任,把督察问题整改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际行动,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严格落实党政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规定,建立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督查考核机制,开展月督查、季点评、年考核,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在市综合考核中的权重,体现生态优先的鲜明工作导向。将生态环境保护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二是持之以恒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升级。 优化调整空间结构,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城区范围内重污染企业关闭与搬迁改造。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区域行业布局战略性转型升级,到2020年,全面完成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优化调整能源资源结构,严格控制能源和煤炭消费总量,重点削减非电行业用煤,到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比2016年减少128万吨。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优化调整货物运输方式,着力改善货物运输结构,提高铁路运输比例,大力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
三是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编制实施《常州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压降PM2.5浓度、增加优良天数为主要目标,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强化综合治理。深度治理工业大气污染,全面实施特别排放限值。2019年完成“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深化燃煤废气治理,燃煤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深化VOCs专项治理,建立VOCs排放控制综合管理系统。严格管控各类扬尘。强化重污染天气防范应对。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修复保护、水环境治理改善“三水并重”,切实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2018年完成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问题的全面排查与整治;到2020年,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7.5万吨/日,全市域消除248 个城乡黑臭水体。推进入湖河流及其支浜综合整治,到2020年,主要入湖河流支流支浜消除黑臭现象。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围绕“摸清底数,预防污染,严控风险,扩大修复”的总体思路,以固体废物控增量、减存量为重点,着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确保农产品土壤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
四是共建共享加快生态修复与保护。严守生态红线保护,落实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完成省级生态保护红线校核和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加快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推进生态绿城建设,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武进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生态长廊。
五是坚持不懈提升污染防治能力。着力提升污染物收集处置能力,工业废水全部做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提高工业企业废气综合收集率,规范设置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着力提升监测监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全市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及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平台,完善市、县(市)两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体系,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是齐心协力深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继续完善全市生态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完善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落实“三线一单”;推进排污许可。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大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开展环境保护重点领域的科研攻关;构建支持绿色金融的政策体系。
为保障整改工作顺利开展,《整改方案》明确了5方面组织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加强常州市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各地、各有关部门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整改格局。二是扎实推进整改。按照整改方案及时完成问题整改销号;建立健全调度、督查、通报制度,确保问题全部解决。三是严肃责任追究。对于省环保督察组移交的追责问题清单,依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依法依规依纪开展责任追究。四是强化督查考核。对督察问题整改组织有力、及时迅速、成效明显的,给予表扬奖励;对整改进度缓慢、工作措施不力的,进行约谈、通报,提出改进要求,督促加快进度;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以及谎报瞒报整改情况的,严肃问责、绝不手软。五是实施信息公开。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整改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整改方案主动向社会公开,整改措施主动向社会公布,整改成效主动接受社会检验。
中共常州市委
常州市人民政府
2019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