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星星充电桩日充电总量全国第一

来源:常州日报 2019/4/12 发布时间:2020-09-21 浏览量:16

从入市起,常州万帮新能源投资集团的星星充电项目便闪烁光芒:

2015年,开创性建立“众筹建桩”模式,仅3个月就在常州建桩1400个;

2017年,获得工信部智能制造2025的新模式应用课题,成为承担工信部这一课题的唯一一个桩企;

2018年,与欧洲充电巨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搭建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充电网络,完成10万个充电网点的建设……

截至今年3月底,万帮已建星星充电桩7.3万根,日充电量350万度,覆盖全国200个城市,市场份额和日充电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7.3万根充电桩,实现消费新场景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于2014年迅速发展,桩企剧增。然而,桩企“重投资、轻运营”,充电桩难找、缴费不便、使用率低等问题频现。

“充电桩除了是新能源汽车必备的基础配套设施,更应是个智能化平台,给出最优充电方案,提供线上支付便利,从而实现全新的消费场景。”决定迈入新能源充电桩产业,万帮集团精准定位。

而今,围绕着星星充电项目,万帮集团研发生产的充电桩已达到10多类,有个头颇大的大功率直流、交流充电桩,也有外形小巧、造型独特的家用充电桩;有供大巴车充电用的智能受电设备,还有专用充电机器人。

倾力打造的“星星充电能源可视化监控平台”也颇具规模。在这个智能运维平台,汇聚了万帮分布全国的充电桩状态、充电数量、App用户数量、使用频率等信息,大数据系统据此实现运行监测、智能调控管理等。

消费者通过“星星充电APP”,便可查找到所在地最近的充电桩位置、充电桩状态、充电功率等信息,享受预约充电、购买洗车、保养等服务。

搞研发与做市场,双双跃上新高度

项目建设投入,全国性布点,资金压力大;另一方面,充电桩核心技术升级迅速,有很多甚至是颠覆性的,企业先期投入随时会“打水漂”,考验着企业的研发水准。和众多企业投资新项目一样,万帮集团也面临如何平衡“搞研发”与“做市场”两大难题。

围绕星星充电项目的研发,万帮投资4000万元,在常州总部建设了1个设计中心、3个目击实验室、6个联合实验室等设施,进行电气性能、电磁兼容、环境模拟等多科目试验。每年还会将营业收入的10%投入到技术研发中。

为紧跟国际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发展潮流,万帮在全球寻求顶尖研发力量。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芬兰设立了多家研究机构,为企业选择研发方向提供决策参考。

在破解核心技术方面,万帮联合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领域专家、院士,进行项目攻关。组建的300多人研发团队着重解决产业化进程中遇到的设计、工艺等技术难题。

多层面的研发合作,使万帮在短时间内破解了“设备安全保障”“待机损耗大”“充电速度慢”等行业难题,成功研发出500千瓦大功率充电设备、毫秒级电网紧急救援系统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最新成果。

面向产业链下游,万帮还相继牵手奔驰、宝马、大众、捷豹路虎等整车企业,依托运营数据为其设计、生产充电桩,目前与国内外汽车主机厂家的合作扩大至56家。万帮还与万科、恒大等房地产公司合作,为小区配套建设充电桩设施。仅万科一家,订单就达到2亿元。

发展智能制造,实现全链条智能化

技术、商业模式的创新,使万帮的星星充电项目站上了行业顶点,一幅更大的发展蓝图开始描绘:发展智能制造,提升生产效率,实现从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的全链条智能化。

生产环节上,万帮投资3500万元组建PCBA车间,目前已建成一条包含了表面贴装技术、组装和涂覆生产线,实现充电桩全流程化生产。而该线用工仅3到4人,年产能达30万片。

维修保养环节上,万帮研发的维保系统在充电桩出现故障后自动报警,后台远程判断故障原因,由维保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精确维护。

星星充电项目连接了能源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两个万亿级市场,智能制造引入星星充电桩建设,将形成新的接口,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新的数据服务,万帮对此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