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力推进塑造“三个明星城市”新实践——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1)

来源:常州日报 2019/7/28 发布时间:2020-09-21 浏览量:15

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是常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委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要求的奋斗指向和工作抓手。7月26日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对此进行了再强化再部署。

坚守实业,从不懈怠;改革创新,久久为功。工业经济是常州发展的根基,也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气所在。

在塑造“三个明星城市”中,塑造高质量工业明星城市既是多年来常州“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质量兴市”的优势延续,也是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的自我革新。

工业突出高端高质

上半年,全市经济稳中向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65.6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支撑经济运行基本面的关键是工业质效。

上半年,常州市工业增加值增幅列苏南第一,十大产业链中有6个产业链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产业链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6.8%和21.6%,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75家。成功举办首届世界工业和能源互联网博览会,打响常州“智能制造”和“智慧能源”品牌。新增上市公司3家,累计达61家。落实中以两国政府“共建计划”,加快推进中以常州创新园建设,成立市级层面工作领导小组,将园区调整到“科创走廊”,启动区占地330亩,拓展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

“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深入开展,上半年新增重点产业项目43个,同比增加28个。其中比亚迪新能源整车及核心零部件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合全国际创新药生产及研发基地总投资10亿美元。省、市重点结转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2.8%和60.8%,进度快于往年;省、市重点新建项目开工率分别达66.7%和79.2%,同比分别提高7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达55万户。

坚定信心争先进位

常州民营经济活跃,制造业基础扎实。1983年,在当时全国69个中等城市中,常州的人均工业产值、劳动生产率和财政收入总量均名列第一。1984年,市区国有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倍,并创造了没有一个亏损企业的纪录。在国家经委表彰的全国120个经济效益好企业中,常州占到全省受表彰企业的1/3。

通过多年来的持续创新和产业转型,常州制造依然闪亮,涌现出200多个行业的领跑者和隐形冠军,工业强基累计承担项目总数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保持着工业和信息化强市第一方阵。石墨烯、轨道交通、太阳能电池组件、绝缘线缆在全国占重要位置,每4台工业机器人就有1台在常州制造。全市还深入推进“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引进了航天云网、数码大方、中机云创等国家重点平台,打造出“一横多纵,五星上云”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模式;在能源互联网领域,培育了天合光能、星星充电、苏文电能等一批垂直行业平台。

问题和不足同样突出,值得警醒。如产业结构依然偏重,大企业和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新企业不多; 科教创新资源不足,新旧动能转换不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未能充分显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重大项目招引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持续攻坚精准发力

“难走的是上坡路。”建设更高质量、更高能级的工业明星城市,必须破除盲目乐观的自满思想、不敢攀高的畏难情绪、路径依赖的思维定势,用奋斗书写,用担当作答。

常州市正从国际视野、聚焦问题、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着眼,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标德国等国内外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聚焦聚力重大项目建设、开发园区转型。常州市树立全要素保障理念,加强重大项目统筹布局,全力攻坚旗舰型、税源型重大项目和先导型、科技型精致项目,确保全年招引30亿元或3亿美元以上重大突破项目17个。深入实施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以亩产论英雄、以质效配资源,促进传统产业高而强、新兴产业大而强、产业集群优而强。以“一特三提升”为方向,全力推动开发园区转型,量质并举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加快引进重大创新平台,组织攻坚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好特色优势产业“人才特区”试点。全面推进中以常州创新园新一轮发展,加快中德、中瑞、苏澳等跨境合作园区发展。

工业明星城建设,主体是企业、关键在创新。全市正进一步改进为企服务,当好“店小二”,增强民营企业家信心,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上市企业“雁阵”梯队。持续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库,引导更多企业走科技、产业、资本高质量融合发展之路;深入实施高企培育倍增计划,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50家以上;推广武进国家双创区域示范基地经验,打造更多特色众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