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准确把握管理内涵,大力弘扬“勇争一流、耻为第二”的常州精神,做到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精细管理。
这是塑造高质量管理明星城市的题中之义。
打造网格化社会治理“金字招牌”
全会提出,要抓住常州作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的机遇,着力打造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常州样板”。要充分发挥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的作用,共同营造干净、整洁、和谐的小区环境。
常州市自2017年8月推动网格化社会治理以来,围绕网格怎么划、人员怎么配、中心怎么建、系统怎么转四个重点事项,倾力打造“全要素、全市域、智能化、大联动”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在整体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等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全省推进会在常州召开,常州被确定承担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任务。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张双庆表示,当前,常州市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以市、县两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实体化、智能化、一体化建设为引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等新技术新手段,推动网格中心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通过将县、镇两级39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配置到网格担任联络员,形成以社区党总支为中心、网格支部为基础、辖区单位和党员参与的沟通协调机制。以“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为目标,实行网格员“错时服务”等工作制度,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改“坐、等、派”为“动、查、巡”。同时,还引入监督机制,邀请群众代表参与,定期为网格服务质效打分,以充分发挥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的作用。
下一步,常州市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将以实体化、智能化、一体化网格化中心为枢纽,努力让集成集约、合作合成、实战实效成为常州高质量管理明星城市的鲜明特征。
将地铁沿线环境整治建成精品工程
全会提出,要提升城市精细管理水平,有效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结合地铁1号线开通,开展出入口站点区域的整治提升,全面优化公交线网,积极创建国家公交都市。
市城管局局长吴建荣表示,城管部门将落实轨道交通1号线环境整治工程质量监管和安全监管防控措施,将轨道交通1号线环境整治工程建成精品工程。同时,高质量推进公厕改造提升项目,加快实施市容环卫项目,全力推进市容专项整治、安全维护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市容环境面貌,保障城市公共安全。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旭栋表示,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围绕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公交为主体、公共自行车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体系建设。围绕轨道交通1号线的开通,做好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有效衔接,确保两者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定制公交、微循环公交、接驳公交等多种服务方式,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将常州打造为“特色鲜明、品质一流、公众满意”的国家公交都市。
加快垃圾分类收集处置
全会提出,要加快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积极普及垃圾分类,不断完善设施建设,巩固垃圾分类收集处置成果,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率。
吴建荣说,当前城管部门正加快推进垃圾源头减量,优化城市环境卫生。一方面,推进青龙垃圾转运站施工建设,有序推进天宁、钟楼区实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培育30个分类实效试点小区,制定专项考核标准,并提升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系统性;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建筑垃圾治理国家试点项目,全面提升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水平。从规范核准制度、加强源头管理、严格运输管理、强化部门联动、加强消纳管理等环节,加快完善建筑垃圾收运处全过程管控链条。同时,加强环卫行业监管,稳步推进餐厨废弃物应急处理工作,在环卫信息管理系统中预研新增“数据分析子系统”方案,形成可视化图表,更好地指导生活垃圾作业链条上各项工作。
聚焦国企改革两大主要方向
全会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股改上市为主要形式稳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加快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管理,探索市场化选聘经理人制度,发挥经营业绩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充分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市财政局局长刘月冬表示,目前常州市已确定了今年国企改革和发展重点任务,聚焦国企改革两大主要方向:一是深化国有资本布局管理,通过推动企业间、企业内资源整合和加大“三类企业”清理力度,使国有资本布局更趋合理;二是促进国有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通过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推进企业上市、探索市场化选聘、加强企业风控体系建设和提升企业信用评级等方式,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和内生动力,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国资监管部门将督促各项改革发展工作的落实,与企业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市属国资国企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推动国企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显著成效,促进常州市属国有企业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增强市属国有企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支撑、关键引导、公共服务和财力贡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