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武进区南夏墅街道:以集成治理推动“由镇变城”

来源:常州日报 2019/8/11 发布时间:2020-09-21 浏览量:18

常州市最新公布城市长效管理市级考评成绩单,武进区南夏墅街道连续一年实现“零失分”,创下全市最高纪录。从城市管理“蜗牛奖”到全市夺魁,南夏墅实现了完美逆袭。

“这是以集成化改革推动城市治理创新的直接成果。”南夏墅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文彬表示,随着武进国家高新区现代滨湖科技产业新城建设提速,地铁、苏南沿江高铁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实施,南夏墅经历着从单一的项目承载地到城市副中心的转变,抓好城市治理是内在要求。

共治力量集成整合,“一张网”管理新格局

清晨一上班,大三社区第一网格长兼支部书记钱国强就开始了入户走访,与他一起走访的还有1名专职网格员和7名兼职网格员。“主动到居民家中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能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钱国强介绍,每天到网格巡查已成为必修课。

大三社区是典型的拆迁安置小区,集中了多个行政村的动迁居民,也聚集了大量新市民。去年以来,街道根据各社区党员分布和居住情况,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重新设置支部,把支部建在片区,并由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在具体操作中,突出集成管理和全要素属性,将网格内成员细分为“一长八员”,每个网格配置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城管巡查员、长效管理员、长效清理员、卫生保洁员、党员督导员、居民协管员以及警务协助员9人工作组,实现多元参与、各方联动,确保各类问题第一时间发现、处置和反馈。

南河社区居住的产业工人较多,社区党委积极与恒立液压、龙城精锻等非公企业党组织进行联建,通过定期互访、志愿服务,让产业工人感受到了组织的双重关怀。

管理方式集成运用,化“顽疾”为“风景”

晚上8点,武南路与凤栖路交会处的大学城夜市大排档,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该路段以前小商小贩多、违章停车多。游动摊贩屡禁不绝,城市管理执法尴尬,还有普通大众的消费需要,如何平衡好三方诉求?大学城夜市大排档疏导点项目应运而生。

打破以往政府建管单一模式,南夏墅以村(社区)联合入股形式组建公司,运作疏导点。同时聘请村民进行日常管理,解决了部分拆迁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疏堵结合,求得了城市管理、职工便利、集体增收、劳务用工的最大公约数。”街道城管科科长王雄伟说。

城市治理难,难在常反复、易反弹。南夏墅区域内有1000余家企业,如何解决好这些企业的环保问题?近3年,街道投入600余万元,切实解决企业集聚区网格内业态、安全、环境、市容等问题。同时创新管理形式,率先引入环境和安全生产第三方监管机制,由专业监测公司为企业定制整改方案,弥补了政府监管能力的短板,实现了对污染企业的精细化、专业化管理。

套餐服务集成落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让群众在最需要的地方获得最需要的服务。”南苑社区日前对服务大厅的格局进行调整,在优化办事流程的同时,将原来的警务室功能集纳进来,大大方便了外来人员办理居住证。

面对多元的群众诉求,南夏墅以“大综治”为牵引,在大学新村三社区、南河社区等9个社区建立“党群活动室”,开展群众接访、矛盾调处、法律咨询等,实现民生事项一站式办理、一揽子服务。同时,建立网格化集成管理智慧平台,一年来上报流转3.28万条事项,包括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公共安全、民生服务等9大类,办结率达99.8%。

针对空巢老人和困难家庭的民生需要,街道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服务事项主要为“3+1”,即居室清扫、衣物洗涤、厨卫清洁3个基础项目,以及上门做餐、理发修面、陪同散步等自选项目中的1项。街道民政科科长朱黎峰表示,空巢老人每月可享受2次上门服务,低保重残、一户多残、以老养残等家庭每月享受1次,由街道统一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