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发布了上半年苏州金融运行情况报告和二季度企业家、银行家、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和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苏州在保持存贷款稳定增长的同时,贷款利率持续下降。与此同时,市场宏观经济感受在二季度略有好转,居民物价满意度持续回升,企业总资金流动性合理充裕。
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增加444亿元
人民银行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84万亿元,同比增长13.21%。1至6月,全市本外币存款新增4681亿元,同比多增1303亿元。从存款增长的结构特点看,定期存款增长快于活期存款。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活期和定期存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7.42%和18.79%,其中活期存款增速同比低了7.61个百分点,定期存款增速同比提高3.71个百分点。1至6月,全市活期和定期存款分别增加453亿元和3387亿元,活期存款同比少增229亿元,定期存款则多增1228亿元。此外,非金融企业存款和住户存款双增,企业存款增长略快。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非金融企业存款和住户存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5.4%和13.41%。1至6月,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2505亿元,同比多增881亿元,住户存款增加1335亿元,同比多增119亿元。
在贷款方面,截至2020年6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39万亿元,同比增长14.46%,增速同比提高3.63个百分点。1至6月,全市本外币贷款增加2979亿元,同比多增897亿元。在人民银行多项支持实体经济政策推动下,上半年全市贷款增长有力,实体企业信贷投入增长加快。其中,单位贷款特别是单位经营性贷款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市单位贷款增加1982亿元,同比多增882亿元。其中单位经营贷款和贸易融资分别增加1042亿元和318亿元,同比分别多增372亿元和275亿元。同期单位固定资产贷款增加592亿元,同比多增268亿元。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较快增长也是突出特点。1至6月,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不含票据融资)增加444亿元,同比多增235亿元,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加248亿元,同比多增95亿元,增量超过小微贷款半壁江山。
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的不断发展也有效提高了对地方经济的资金投入。截至6月末,全市直接债务融资工具余额为1997.75亿元,较年初增加270.05亿元,同比多增210亿元。1至6月,全市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492.1亿元,占全省发行量的11.01%。
企业获贷不仅更容易而且更便宜
刚刚过去的二季度,随着国内经济形势逐步好转,企业总体经营情况也有所回升。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二季度苏州企业总体经营指数为43.52%,比上季度上升12.97个百分点。从产品需求来看,二季度产品需求指数为32.41%,比上季度增加0.46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订单指数达到48.62%,比上季度大幅上升32.8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银行贷款获得情况不断持续改善,总体融资成本持续下降。调查显示,企业银行贷款获得指数、预期指数均为61.11%,比上季度分别提高2.32个百分点和1.86个百分点。企业总体融资成本指数为43.99%,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6.48个百分点和8.8个百分点。
二季度,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稳健运行。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银行资金流动性指数为58.33%,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1.67个百分点和0.93个百分点。伴随着人民银行逐步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传导机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效带动贷款利率水平下行。各银行也积极推进LPR转换工作,推动降低贷款实际利率,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问卷显示,二季度贷款利率指数为10.00%,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33个百分点和27.04个百分点。
从上半年的数据看,LPR改革推进等综合措施的实施,在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方面效果明显。6月,全市金融机构新发放1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74%,同比下降0.69个百分点,较去年12月下降0.61个百分点。同期全市票据贴现利率为2.67%,同比下降0.70个百分点,较去年12月下降0.32个百分点。其中,民营、小微金融扶持政策效果较为明显,6月份全市金融机构新发放1年期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7%,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较大中型企业同比多下降0.17个百分点。
百姓余钱选择“更多地储蓄存款”
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渐好转,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市场宏观经济感受指数略有好转。问卷调查显示,二季度,银行家、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分别为13.33%和18.06%,比上季度分别上升8.33个百分点和8.8个百分点。不过,在国外疫情反复及外部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市场对宏观经济的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二季度物价满意指数为28.62%,比上季度上升3.3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87个百分点,居民物价满意度持续回升。
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二季度,居民消费情绪指数、信心指数分别为62.25%和59.38%,比上季度分别下降1.75个百分点和3.0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居民消费情绪尚需提振。从未来消费结构看,线下教育受疫情的影响较大,居民“教育”支出占比较上季度减少3.25个百分点至35.25%,但仍居于首位;“医疗保健”支出占比较上季度微降0.5个百分点至31%,成为居民第二大支出增加项目;“社交、文化和娱乐”支出占比较上季度提高0.25个百分点至29.75%,位列第三。
二季度,居民储蓄意愿持续提升,问卷调查显示,二季度居民选择“更多地储蓄存款”占比为40.25%,环比上升5.7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从储蓄目的来看,“养老防病防失业”依然是居民储蓄最重要的目的,占比达61.5%,比上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教育”储蓄占比为39.25%,比上季度减少0.75个百分点;“出于资金安全考虑,暂存银行”储蓄占比为20.5%,比上季度提高1.7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