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徐州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聚焦“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统筹抓好农村疫情防控和“三农”重点工作,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势头。预计上半年全市农业总产值488.34亿元、同比增长3.2%,农业增加值279.07亿元、同比增长2.6%。
农村疫情防控和稳产保供“两手抓”。徐州市创新打造“疫控通”短信平台,对农村疫情防控实行网格化管理,对重点人员实施“四包一”措施,确保了农村疫情防控总体稳定。率先在全省出台“四优先三补助两减免”政策,及时发放蔬菜畜产品运输证,破解了农产品流通中的“中梗阻”。抢抓春管备耕。通过“益农信息社”平台,组织农技专家进行远程服务,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加大农业机械应用,疫情期间累计投入农业机械1.2万台套、植保无人机500余架,农机施肥施药占比达70%,央视新闻栏目对徐州市做法多次进行宣传报道。
夏季粮食生产和生猪生产获得“双丰收”。目前全市夏收夏种已结束,生猪生产正加速恢复。夏粮实现丰产丰收,全市小麦单产425.4公斤、比上年增0.9公斤,夏粮总产比上年增加0.29亿公斤,达到历史新高。蔬菜园艺量效齐增。截至5月底,全市蔬菜总产量718.7万吨、同比增长3.6%。生猪生产加快恢复。今年计划新建及改扩建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项目27个,设计新增能繁母猪存栏14.31万头,育肥猪出栏276.9万头。目前已开工26个项目,5个项目已竣工投产。截至6月底,全市生猪存栏已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乡村产业发展和科技装备质量实现“双提升”。徐州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27个蔬菜外延基地提质增效显著,新增稻田综合种养面积6.6万亩,加快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化肥、农药施用量分别比2015年削减5%和2%,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农膜回收率达90%,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3%。编排73个、总投资216.60亿元的农业重大项目,截至5月底,实际投资28.87亿元,占当年计划投资的37.46%。加快21个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徐州市大蒜产业集群正式列入全国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将获得中央奖补资金3亿元,贾汪区塔山镇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61.4万亩,财政投资达11.2亿元,投资总量占全省的17%,投资增量居全省第一,投资增幅居苏北第一。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上半年共争取省级以上农机惠农资金3.3亿元。
贫困户脱贫和经济薄弱村增收得到“双巩固”。巩固提升低收入人口收入,大力促进经济薄弱村增收,脱贫攻坚迈出新步伐。全市计划到村到户项目45个,总投资2.99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35个。丰县湖西片区3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项目34个,正在招投标项目1个,完成投资3.7亿元,占计划任务的27%。创新防止返贫长效机制。上半年摸排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3991户、11347人,已落实帮扶措施3528户、10114人,安排防返贫专项财政资金3135.8万元。全面提升村集体经济实力。目前全市560个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18万元的一般经济薄弱村,已有501个实现达标,村均经营性收入达到38.8万元。
美丽乡村试点和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双迈进”。坚持点面结合,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环境面貌加速改善。6月5日,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在徐州市召开。徐州市还扎实推进“十大提升工程”。截至5月底,全市行政村生活垃圾保洁收运体系实现全覆盖,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率97.2%,累计创建省级美丽宜居乡村437个、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15个。
“三乡工程”和农村综合改革取得“双突破”。徐州市以“三乡工程”为牵引,统筹推进人、地、钱、权改革,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截至5月底,已启动“三乡工程”项目建设360个、投资总额146.73亿元。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清产核资,93.0%村(居)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探索构建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制度配套体系,稳妥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大力推广新型农业经营“双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