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国际一流,努力推动江苏自贸试验区苏州片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苏州工业园区:嘹亮吹响奋进新时代的战斗号角

来源:新华日报 20190929 发布时间:2020-09-15 浏览量:19

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建设进入进行时,承载着苏州全市人民的热切期待,吹响了苏州工业园区奋进新时代的战斗号角!

根据总体方案,苏州自贸片区面积60.15平方公里,占江苏自贸区总面积一半以上,全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覆盖了苏州工业园区下辖的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金鸡湖商务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四大功能区的核心区域。苏州自贸片区功能定位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打造全方位开放高地、国际化创新高地、高端化产业高地、现代化治理高地。

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布局图

设立苏州自贸片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赋予苏州的光荣使命,也是苏州工业园区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大机遇。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25年来,从一片阡陌纵横的农田迅速崛起为一座活力无限的现代化新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园区经验”。而自贸区的扬帆启航,标志着园区再次承担起国家战略使命赋予的新任务。

“发令枪已经打响,起跑就是奔跑,开局就要冲刺。”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用“探路”“引领”“突围”三个关键词概括苏州自贸片区的职责和使命。

自9月1日苏州自贸片区挂牌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全区上下解放思想、提高站位,周密部署、尽锐出战,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快速高效推进。短短一个月,一系列创新举措已实质性落地,实现了苏州自贸片区建设的良好开局。

更高层次推进改革创新

为国家层面解决共性问题探路

“我们在监管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有轻微违法行为的市场主体都是中小企业或初创型创新企业,大都设立时间不长,合规意识和能力较弱,初次违法多为无心之失。但一旦被罚,很有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市场监管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叶炜介绍,自贸区创新举措的落地,为这部分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

在苏州自贸片区挂牌当日,苏州工业园区就率先发布首批7项改革创新举措,涉及产业转型、物流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降低融资成本等多个方面。“建立市场主体容错纠错机制”是其中之一,该举措提出,对市场主体首次、违法情节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明显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探索实施审慎处罚。苏州工业园区市场监管局反应迅速,次日就发布《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的意见》,基于审慎包容的监管原则,明确了76项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免罚条件。

包括市场监管局在内,园区所有业务相关部门均积极响应、快速行动,确保各项改革首战必胜。苏州自贸片区建设首月,园区海关、供电、检察院、社保中心等部门已推出专门服务自贸区的政策。

高效率推进自贸区建设,园区加强顶层设计。9月中旬,园区管委会从不同业务部门抽调精兵干将,组成12人的苏州自贸片区筹备组,开始集中办公。这几天,团队正加班加点,编制苏州自贸片区的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探索更多务实创新的改革举措,既要借鉴其他自贸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又要立足苏州工业园区以及苏州的发展实际。”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祝欢说,“筹备组团队中,有人懂金融,有人懂税务,有人懂进出口政策,大家集思广益,逐字逐句地推敲,找灵感、找落点。”

据悉,围绕“一区四高地”功能定位,苏州自贸片区致力于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六大任务的框架下,着力在贸易便利化、产业创新发展、金融开放创新、跨境投资、知识产权保护、聚集国际化人才等方面开展特色化突破性的制度创新。

目前,在全面落实江苏总体方案要求苏州片区实施的63项改革举措的基础上,园区自我加压、自我革命,对标中新自贸协定成果和新加坡营商环境做法、对标上海临港新片区最新改革举措,又研究提出了70余项改革任务,累计达134项,基本完成了《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建设实施方案》。祝欢透露,目前,园区已对外发布9项创新举措,到年底前还将陆续推动约30项创新举措落地。

“园区不仅要解决自身发展动能问题,更要为国家层面上解决共性问题探索路径,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吴庆文说,推进自贸区建设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充分彰显自贸区建设在改革开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未来,园区将充分授权,强化制度创新,以更大的开放,倒逼更深刻的改革,以更深刻的改革,促进更高质量的发展。

更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

紧贴企业需求“亲商”再升级

“累计新增注册企业576家,日均企业注册数量同比上升34%,其中科技研发项目、商业服务项目、高端制造项目占比超过75%。”苏州自贸片区即将满月之际,一组喜人的数据显示出海内外投资者看好苏州自贸片区、看好苏州工业园区的坚定信心——未来,这里投资贸易将更自由、更便利,政府服务将更高效、更快捷。

“从本质上说,自贸区就是对区域营商环境的再升级。”苏州工业园区组织部副部长潘瑜介绍,良好的亲商服务一直是园区的核心竞争力。今年7月,苏州工业园区启动省内首家区级“一网通办”平台,首批纳入14个部委办局的451项事项。近日,“一网通办”平台上线自贸区服务专区,只要点点鼠标,苏州自贸片区的政策解读、办事流程等各类信息一目了然。“企业要想知道自己是否在自贸区内,一查便知。”

“自贸试验区是国家的综合改革区、职能再造区、压力测试区和特殊功能区,改进的是政府治理,便利的是企业和群众。”吴庆文说。当前,国际经贸竞争日益加剧,周边城市、自贸区、开发区之间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一些特殊区域政策洼地的虹吸效应加快显现,加上园区自身也存在着土地资源、体制机制等诸多瓶颈,园区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园区必须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擦亮“亲商服务”这块金字招牌,奠定新的发展优势。

紧贴企业需求,升级“亲商服务”,金融机构精准发力。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乃至全省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环金鸡湖1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散落着近千家金融类机构。9月28日,金融机构江苏自贸试验区苏州片区网点集中揭牌仪式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10家金融机构成立苏州自贸片区银行支行或保险支公司。截至目前,苏州共有12家金融机构成立了江苏自贸试验区苏州片区网点。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行长邱亚光介绍,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将以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为主线,为苏州自贸片区内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和广大企业群众提供高效率的金融服务。

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着项目、人才、资本源源不断地在园区汇集。苏州自贸片区挂牌当天,就有恒力集团全球运营总部、金光科技产业园、微软创新赋能暨生态加速计划-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MTU中国区域总部等32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近800亿元。

“恒力入驻园区,就是要更快抢抓自贸区红利。”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表示。在首批签约项目中,恒力全球运营总部项目体量最大,投资超100亿元,预计年产值超1000亿元。这是恒力集团在国内设立的唯一运营总部,未来将设立恒力控股有限公司和行政中心、研发中心、投资中心、贸易中心、结算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展示中心八大中心。

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升级

借力“新风口”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苏州工业园区应紧抓自贸区红利,把握医药创新政策环境、投资环境以及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9月21日,在第四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现场,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向园区建言。

苏州工业园区是公认的国内最具创新活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这里集聚了全国生物医药领域2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2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20%以上的新增生物一类新药批件。尤其是在以PD-1/PD-L1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研发这一热门领域,国内20余家获批临床试用的企业有7家在园区。去年,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780亿元,同比增长26%。

自贸区的落地,为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带来重大利好。在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创新贸易综合监管模式、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等多条内容涉及生物医药产业。在园区目前发布的9项改革创新举措中,有两条与生物医药产业密切相关,一是实行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二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专利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运营管理服务。

“期待苏州自贸片区探索和落地更多创新举措,帮助企业加速医学科研成果转化、加快对接国际市场。”赛诺菲中国研发中心运营负责人蒋燕敏说,赛诺菲是全球领先的医药健康企业,落户园区的赛诺菲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是首批拿到自贸区营业执照的企业之一。未来,公司还计划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继法国、德国和美国之后的全球第四大研发中心。

“自贸区新政落地后,产业园内430余家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将成为直接受益者,同时也将极大提升园区对于生物医药研发企业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度。”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总裁庞俊勇介绍。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是苏州工业园区孵化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高科技载体,形成了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三大重点产业集群,致力于构建世界一流的生物产业生态圈。

8月底,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成立香港子公司,抢抓自贸区政策红利,深度参与全球创新。庞俊勇透露,香港子公司将重点关注早期海外优质创新项目筛选,搭建海外人才、技术和资本的引进交流平台,同时积极对接港交所,为计划赴港上市的企业提供便利。

借力自贸区“风口”,蓄势待飞的不只是生物医药产业。开发建设25年来,园区以极大的战略耐心培育出独具特色的“2+3+1”产业体系——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战略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都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更高水平推进双向开放

发挥叠加优势引领经济加速转型

9月25日,新苏专业服务业——跨境投资合作论坛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论坛以“携手新加坡、助力跨境投”为主题,提出要“抢抓自贸区的新一轮机遇,共建长三角境外投资合作平台”。与会专家认为,苏州自贸片区建设,要突出开放创新特色,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更高质量“引进来”,更高水平“走出去”,引领开放型经济加速转型;同时,要加快汇聚全球创新资源要素,打造国际化、开放型创新体系。

“自贸区落地,对园区境外投资服务提出更高要求。”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张峰说。今年4月,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在园区揭牌,致力于为长三角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提供双向投资服务,打造长三角企业布局海外的“中枢平台”。这是园区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谋划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开放的一次尝试。

“博世是最早进入园区的外企之一,是园区的老朋友。自贸区是园区的机遇,也是博世的机遇。”博世(苏州)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德睿说。博世集团是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目前在苏州有三个工厂和中国区研发中心、财务、人力资源、IT等共享中心。“我们非常看好苏州自贸片区的发展,除了此次新落户的博世苏州创新中心项目,今后还将通过基金合作等方式,与园区进行更多维度更深层次的合作。”

预见到未来的巨大发展潜力,越来越多的外企将目光瞄准园区。今年上半年,园区新增注册外资8.3亿美元,同比增长83.8%;实际利用外资4.3亿美元,同比增长22.5%。截至去年底,已有9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投资了156个项目,园区外资企业总数超过5000家。这在素以“外向型经济高地”名世的苏州,也是独此一家。

吴庆文表示,当前,园区要发挥好自贸区与国家级开发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叠加联动优势,突出中新合作、开放创新和产业转型三大特色,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创新新格局、产业升级新机制、创新发展新模式,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率先建成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据悉,园区计划用三至五年的改革和创新探索,形成一批成熟定型、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显著提升汇聚国际创新资源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竞争的能力,将苏州自贸片区建设成为投资贸易自由便利、营商环境一流、创新生态优化、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区。

本版撰稿 孟旭 本版图片由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宣传部提供

《新华日报》2019年9月29日第T2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