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徐州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对于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月21日,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韩筱筠在“答三问”中表示,徐州市检察机关坚持把服务和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作为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的重要着力点,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强化平等保护理念,不断创新服务举措,依法严厉打击侵犯民营企业权益犯罪,妥善处理民营企业及其工作人员涉嫌犯罪案件,积极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切实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信心和发展活力。
高度重视
努力为民企保驾护航
为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最高检关于依法保障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部署要求,为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好法治环境,徐州检察院主动回应市场主体司法需求,深入开展专项调研,结合徐州检察实践,出台《徐州市检察机关关于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工作意见(试行)》《徐州市检察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徐州市检察机关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等多个文件,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措施和内容,细化方法步骤和工作推进时间表,将服务保障措施贯穿于检察工作各环节,全力护航民营企业发展。
精准打击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严厉打击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经济犯罪,积极为民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努力保护好民营企业的各类产权。
坚持公正司法,努力打造稳定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向民营企业收取“保护费”,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侵害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犯罪行为。依法严惩由经济纠纷引发的暴力讨债、绑架、非法拘禁等危害民营经济投资者、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犯罪行为。
精准高效保护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努力营造一个产权保障有力、竞争公平有序的创新环境,为民营企业创新创业要素聚集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审慎办理
保障企业经济活动
准确认定犯罪,精准把握罪与非罪界限。严把事实关、证据关和入罪标准,确保准确打击犯罪。注意把握法律与政策界限,正确厘清企业家在生产、经营、融资活动中的创新创业行为与刑事犯罪的区别,防止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精准改进办案方式方法。树立谦抑、审慎的司法理念,准确把握法律和政策界限,充分考虑犯罪性质、情节、后果等,对涉案民营企业或其骨干人员慎重使用强制措施,慎重提起公诉,最大限度避免影响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犯罪情节轻微的,依法不起诉或建议法院从宽惩处。
精准保障
促进民企健康发展
深入剖析典型案件和发案规律,针对民营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及时提出检察建议,促进民营企业治理完善。通过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设立检察工作室,实现服务民营企业窗口前移;编写《法律风险防控手册》等宣传资料,送法入企业,送法入园区,探索建立长效性服务机制,设身处地为民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韩筱筠表示,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上下“一盘棋”,全面推进抓活动、抓机制、抓环境、抓落实工作。通过专项评议,提高服务民营企业工作的专业性;立足检察职能,严查案件,营造良好的民营发展环境;通过靶向定位,破解难题,加强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工作的针对性;注重跟踪问效,协调督查,提升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工作的检察贡献度。